《火車進站》曾是法國盧米埃兄弟在一八九五年,在電影發明初期拍攝的一部無聲紀錄片。放映那天,觀眾初次看到火車頭竟然能從銀幕衝著人呼嘯而來,不禁大感驚奇,有的甚至驚恐地要奪門而逃。圖/丹青
文與圖/丹青
《火車進站》曾是法國盧米埃兄弟在一八九五年,在電影發明初期拍攝的一部無聲紀錄片。放映那天,觀眾初次看到火車頭竟然能從銀幕衝著人呼嘯而來,不禁大感驚奇,有的甚至驚恐地要奪門而逃。
但一百二十多年後,在台灣的平溪線,火車經常沿著小街道行走,一如日本湘南的「江之電」。平溪線上的平溪、菁桐或十分等車站,因有老街或瀑布,假日人潮如湧,大家也見慣了火車沿著軌道貼身進站,火車令人驚動的元素,似與一百多年前相比,大為減少了。
在平溪線另一個小車站──嶺腳,因人少,月台又空蕩蕩的,我拍到台鐵彩繪列車剛要進站的那身影,在青山環繞之下,似又找到火車進站的驚奇和感動,但那種驚奇與感動,卻來自於悠閒。
嶺腳實亦有老街和一個小瀑布,也有登山步道,風景不輸平溪或菁桐,但它沒太張揚,遊客不太知曉,終讓火車能以悠然姿態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