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病為友的人間菩薩林振 文/張群 |2017.01.01 語音朗讀 160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林振師兄全家福。圖/國際佛光會吉安第一分會 在花蓮地區一提到林振師兄,沒有人不對他坦然面對癌症的勇氣與樂觀開朗的形象,豎起大拇指。 圖/國際佛光會吉安第一分會 二○一五年林振師兄與同修劉秀珠師姐,參加佛光山菩提眷屬。圖/國際佛光會吉安第一分會 文/張群 在花蓮地區一提到林振師兄,沒有人不對他坦然面對癌症的勇氣與樂觀開朗的形象,豎起大拇指。 罹患大腸癌十三年,抱持「與病為友」的信念,在國際佛光會發心當義工期間,讓他的抗癌過程中,生命更顯得精采豐富,最終雖仍抵不過病魔的侵蝕,但其創造不朽生命鬥士的精神,卻永留人間作為人們學習的典範。一○五年十一月一日下午三點他在妻子兒女的陪伴下,安詳捨報,享年七十歲。 林振師兄在四、五年前回診複檢時,醫師告訴他肺部有一些影點,懷疑轉移,因此再次動手術割除,後來檢查結果是良性的,但誤診已成事實並已割除了四分之一的肺,他卻沒有一點責難與抱怨,也沒有打算要興訟,不禁讓人讚歎他的氣度與修養。 有時候我們會關心並問及他的身體狀況?他總是一派輕鬆若無其事的回答:「能活多久,就算多久了。重要的是要活在當下!」從外表看,林振師兄的樂觀喜捨,儼然掩蓋了病魔噬身的痛苦。事實上,他每次自我介紹自己是癌末患者時,總讓第一次認識他的人一臉訝然!因為從他臉上的氣色,根本看不出他是位癌末的病人。 林振師兄的日常生活似乎不受病情影響,反而讓自己過得更加豐富充實,每天早晨都會去打太極拳,活動筋骨增強免疫力;到花蓮老人會,擔任長期義工,為老人服務,而且熱心公益,待人和睦親切。在過世前一個星期還參加國際佛光會吉安第一分會所舉辦的「北海道場寺院參訪二日遊」活動,即便有病纏身,仍不改其樂天知命的個性,旅遊途中,依然談笑風生,並分享其如何度眾的心得,這就是林振師兄給人最深刻的印象,殊值我們讚賞與學習的地方。 他在國際佛光會曾擔任佛光會吉安第一分會的祕書及副會長等職,經常參與佛光山月光寺各項法會修持活動,對分會會務的付出與發心,更是不餘遺力。尤其每年林口體育館北區禪淨共修祈福法會,幾乎從不缺席。 因為對歌唱有興趣,且認同大師「以音聲作佛事」的理念,所以他也加入了佛光山月光寺的人間音緣合唱團,用歌聲與大眾結緣。雖然有時因回診化療請假,但每當復課時他依然神采飛揚,精神抖擻,那嘹亮渾厚的嗓音,完全讓人看不出是剛做完化療回來的癌症病患。 這幾年佛陀紀念館舉辦的「萬人歌頌偉大佛陀音樂會」,他也都跟著大眾回山參加表演,一首〈禮讚偉大的佛陀〉悠揚動人的讚頌,猶在耳邊輕唱縈繞。在告別式會場上,人間音緣合唱團所有團員以〈祈求〉和〈西方〉為其送別,祝福他到極樂世界仍有人間音緣可唱。 面對生死問題,不是每個人都能如此自在放下,但從林振師兄的身上,我們學習到一場生死自在的演繹,相信這與他加入國際佛光會多年學佛的修鍊,有很大的關係。樂善好施的他,也將信仰傳承給他的孩子及同修劉秀珠,繼續在佛光會發光發熱,廣結善緣。 「積聚皆消散,崇高必墮落;合會要當離,有生無不死。」林振師兄,願您在佛陀的接引下,托質蓮邦,受諸眾樂,更願您能乘願再來,共弘佛陀聖教! 前一篇文章 【生死自在】 生死輪迴觀的現代探索與解讀(十七) 下一篇文章 母親,我們會在天堂裡相遇 熱門新聞 01【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2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3【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4【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5退休之後2025.05.0106紐約佛教聯合會浴佛 佛光人共襄盛舉2025.04.3007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08世界密碼日 守護數位資產2025.05.0109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10【創作花園】居家環境大作戰2025.04.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巾幗不讓鬚眉—— 辜嚴倬雲燦爛的一生(之三)巾幗不讓鬚眉—— 辜嚴倬雲燦爛的一生(之二)小小幸福再多等一些時間記憶的絲找回自己 作者其他文章人間佛教 行佛的典範 林國照督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