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爾蘭著名作家王爾德(Oscar Wilde)寫過:「我們都活在溝渠,但有些人抬頭看見了星星。」圖/魏淑珠
《平凡,是最難的相愛》,立京實業出版
文/鄭梓靈
記得小時候有一個朋友問我:「你是樂觀還是悲觀的人?」
我自作聰明地說:「當然是悲觀啦!如果樂觀的話,到出事的時候就會措手不及;如果悲觀一點,一早做了最壞的打算,出事時便可以立即處理好。樂觀的人有一半機會猜錯,悲觀的人卻總是有賺頭的,不是嗎?」
可是當人長大了,才明白這個邏輯在執行上有問題。令人擔憂的事情、要預備的事情愈來愈多,而讓人單純地快樂起來的事卻愈來愈少。悲觀地生活,在心理上難以負荷,經常怨聲載道也對身邊人構成壓力,對愛情或人際關係的壞處比好處多。
有些人悲觀地活在未來,有些人樂觀地享受現在。曾經在一本書裡看過一句話:「因為智慧,我是個悲觀主義者;因為意志,我卻擁抱了樂觀主義。」理智上,我們知道很多事情不從人願,但人一生的所思所感,更大程度是取決於意志和態度。愛爾蘭著名作家王爾德(Oscar Wilde)寫過:「我們都活在溝渠,但有些人抬頭看見了星星。」長大的我終於懂得了,原來樂觀並不止是浪漫主義,而是一種活在當下的自我選擇。
(摘自《平凡,是最難的相愛》,立京實業出版)
作者簡介
鄭梓靈
香港中文大學現代語言及文化系碩士、香港中文大學翻譯系學士,副修法文、日文;曾於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當交換生。
小說迄今出版五十餘部,其中於二○○二年首次與出版社正式簽約發表的《迷失在夢想國的戀人》驚豔文壇。二○一三年與二○一四年,其作品皆締造香港公共圖書館全年最多新書購入量與最高借閱量,並於二○一四年榮獲香港流行圖書出版協會首屆金閱獎文學類最佳書籍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