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百年筆陣 活在當下:開啟感官向自然學習

于國華 |2016.12.30
2479觀看次
字級

老師和父母經常面對的難題:孩子缺乏專注力。不只是學習難以專注,在生活中,常覺得孩子除了電視和網路,其他漠不關心。專注力不但是現代社會的稀有資源,更是個人競爭力的重要基礎。

被譽為「EQ之父」的丹尼爾.高曼、提出「第五項修練」的管理學大師彼得.聖吉,共同著作《未來教育新焦點》,提出孩子必須學習三種能力:關注自我、關注他人、系統思考。高曼推動「社交與情緒學習」課程,指出關注自我和他人的核心能力:自我覺察、自我管理、同理心、社交技能等,必須通過訓練讓孩子及早養成。聖吉認為,了解自己內在與外在的世界,觀察各種大小系統之間的協調和作用,可以助孩子培養更全觀的思考能力。

年輕世代與網路一起成長,被各種資訊和刺激包圍。這些訊息來源,包括娛樂節目、商業廣告、遊戲、社群媒體等,鋪天蓋地,無所不用其極的吸引使用者注意。這些訊息的目的,永遠是搶占或分食網路使用者的注意力;它們令人興奮、好奇、滿足,欲罷不能。要求天天面對網路的孩子,學會將專注力轉移到真實世界,覺察自我與社會和環境,實在困難。網路和媒體造成的專注力缺乏,導致世代間的認知差異,因為成長經驗完全不同。

「宅」字常用來形容喜歡待在家裡、缺乏與人群和自然互動經驗的電腦網路重度使用者。宅人不僅身體隔離,心裡也與真實世界斷裂。宅人輕易掌握大量訊息和知識,但缺乏深度體驗;他們反應敏捷,可能失之片面;交遊廣闊、一呼百應,卻常常都在「同溫層」。他們的真實生活,反而更容易走向《楚門的世界》般的情境秀。這正是高曼和聖吉希望透過教育解決的問題。

有機會問孩子,是否曾經赤腳踏過草地?這麼平常的小事,很多台灣孩子到二十歲,經常搭高鐵、飛機體驗異地風情,卻不曾脫下鞋襪踩踏草地。在生活中,沒有動機讓他們這樣做。

孩子周邊充滿精心設計的體驗。這些體驗提供刺激和滿足,卻把孩子禁錮在虛構扭曲的時空中,而不是真實的生命場域。缺乏真實生命經驗的探索,他們難以覺察自己,更難有同理心。來自網路或傳媒的娛樂體驗,快感瞬間即逝,難以留下積累智慧的個人完整經驗。

「活在當下」必須從體察周遭開始,掌握各種感受。在網路和傳媒構築的聲光訊息世界,當然也「活在當下」,但那不是完整的世界。只有回到自然,走進真實的世界,觀察和感受大自然變化,領悟自我和外在、以及大小系統的運作與意義,才能真正接觸生命。

在網路和大眾傳媒發達的時代,更需要孩子走向自然。與過去世代相較,城市化讓孩子更遠離自然,無所不在的網路和媒體,鎖住孩子的注意力。網路節目和遊戲提供的操控感,社群媒體帶來的親密感,大自然都無法提供。要讓孩子走進自然,必須引起興趣,讓孩子發現大自然無窮盡的生命現象和自然法則。這一切,必須從感官訓練開始。

開啟感官,覺察內心和外在變化,才能認識自我和世界。聲光娛樂的飽和色彩、熱血沸騰的音效,不會讓人了解真實生命。自然的光影變化、山林的蟲鳴鳥叫、田地的四時循環,透過感官、用心感受,這些體驗才是認識生命、理解自我和世界對應關係的源頭。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