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年輕世代只要有心,都可以為文化傳承盡一分心力!台北科技大學文化發展系學生江冠蓁,為推廣南投竹山家鄉工藝品,架設網路與實體店面,搖身成為藝廊老闆,為在地工藝家開拓新客源;同系的泰雅女孩曾郁棋,感嘆族語逐漸流失,扛機器上山錄影音專輯,期望以歌聲、曲調的口傳音樂,記錄母語,唱出原鄉之愛!
兩人的作品在北科大文發系畢業設計展中展出,今年畢業展取名為「不紙交代」,以當紅的「紙膠帶」為雙關語,強調文化創意產業不僅僅只是圖像的轉印與複製而已,更重要的是商品所承載的文化如何推廣、如何行銷。
來自南投竹山的江冠蓁,專題設計為推廣家鄉南投竹山在地的美好工藝品。「南投有很多優秀工藝家,卻都位於偏遠山區,也不擅長行銷,因此我改造老家的舊倉庫裝潢拉皮,同時架設網路商務平台與實體店面,希望實際運用大學四年所學的藝術鑑賞、文化行政管理等知識,讓更多人看到南投工藝家的作品與理念。」
她從九月開設藝廊至今,短短四個多月,已成交二十多筆以上,進帳八十萬元,不只賺了荷包,更為藝術家開拓新客源!她表示,自己學到很多,很開心能結合所學,讓精美的台灣工藝不再只是鎖在櫥窗的展示品。
泰雅女孩曾郁棋與同學龔芷琳的畢業專題則以泰雅族文化為出發,記錄外婆所傳的織布技法及族語歌曲專輯。曾郁棋小學前和外婆在新竹縣五峰鄉白蘭部落一起生活,外婆常對她說:「泰雅女孩要學會織布,才能出嫁!」
曾郁棋北上求學後,感到強烈的文化衝擊,為製作畢業專輯,兩個女孩也從今年三月起,深入烏來、新竹、苗栗進行田野調查,訪問七位耆老,發現除了泰雅織布技法外,耆老們更擔心的是語言的失傳,因此讓曾郁棋興起透過音樂來做語言的保存,「許多年輕人離開部落到城市讀書後,就很少說族語,老人家都會感歎文化的流失,我希望從自己做起,透過音樂渲染同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