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西非洲幾內亞灣的島國聖多美普林西比宣布與我斷交,與中共建交。外交部長李大維召開臨時記者會證實,並稱對方開出巨額金援,遭我方拒絕。「對一個十五萬人口的國家來說,這是天文數字。」這個數額是二億一千萬美元;由於遭到我方拒絕,聖國乃轉向與中國大陸建交,籌碼是多少就不得而知。但無論如何,這次大陸沒有像對甘比亞一樣拒絕,顯然,外交寒冬似已開始。
前政府時期由於兩岸的和解政策,連帶的也影響了兩岸長期以來的外交戰,許多小國家基於兩岸的政治情勢,經常搖擺於兩岸間予取予求,凱子外交成為兩岸的痛。馬政府基於此,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與大陸達成外交休兵的默契,不再讓友邦國家予取予求。這樣的情勢維持了八年,不僅外館不再烽火連天,台灣可以和友邦達成諸多免簽證協議,也不再受一些小國的金援威脅。最著名的例子就是二○一三年十一月甘比亞要求我方金援不成,片面宣布因「國家戰略利益」與我斷交,但中共拒絕和它建交,搞得甘比亞灰頭土臉。
蔡英文總統不願意承認九二共識,中共首先就在今年三月間宣布和甘比亞恢復邦交。等於告訴蔡政府,如果不回到九二共識,則兩岸外交休兵默契將被打破。當時學界就警告,如果蔡政府的兩岸政策不能延續馬政府的基礎,外交會是兩岸的第一個戰端,且會形成雪崩式的斷交潮。繼甘比亞之後,果然聖多美普林西比,掉下了蔡政府上台後的第一片落葉。
針對聖國的選擇,大陸的回應是稱讚聖國回到正確的道路,支持一個中國;我總統府則對此表示高度遺憾,認為中共藉聖國國家財政困難之際,趁勢操作「一中原則」;且說「這樣的做法不僅傷害台灣人民的感情,破壞兩岸穩定,對於兩岸的長遠發展更是毫無助益。」總統府也轉而訴諸國人,「兩岸的課題不在於政策差異,而在於全體國人能否團結因應。」
不論對內對外,總統府的說詞都不能說服國人。對於大陸言,北京的政策非常清楚,一中原則不僅適用兩岸,當然也適用全世界。當台灣願意承認一中,什麼都可以談,馬政府時代就是如此;台灣如果不願意承認一中,當然其他國家就必須遵守一中原則,不只是聖多美普林西比,美國、日本、歐盟都一樣。這怎不能怪中共操作一中原則。
「一國兩區」本來是《中華民國憲法》和《兩岸關係條例》的基本原則,蔡總統也多次表達願意依此原則規畫和執行兩岸政策。但執政後顯然與此相違,卻聲稱中共與聖國建交的做法傷害台灣人民的情感、破壞兩岸的穩定。事實上是因為蔡政府先違背了基本原則,傷害人民感情、破壞兩岸穩定在先;而聖國又得不到台灣金援,大陸願意金援,這要怪聖國還是怪中共?當然得先檢討自己。
蔡政府既不願意承認一中原則,錢又出得不比別人多,友邦的求去已是可以預見的現象。現在大陸的做法並不積極主動,而是被動等待與我斷交的國家建交,如果大陸積極主動,可以說,一夜之間就能讓台灣的邦交國剩下個位數。如今外交休兵時代結束,烽火外交的日子又已開始,請外交部備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