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百年筆陣 偉人的盛宴

陳文茜 |2016.12.13
1954觀看次
字級

執筆人/陳文茜(文茜世界周報主持人)

偉人如果不化為甜點或吃食,很難流傳百世。政治人物時興在建築物、橋梁上留個題字,不過給眾政客一個勸告,想成為偉人如不化為甜點或餐飲,光靠留題字,很難深入人心。

歷史上的偉人,和吃食黏得最貼近的,首推拿破崙。歐洲第一家餐廳誕生於一七六五年,名為「鳥園」,位於今日巴黎羅浮街。法國大革命後,皇室大廚們沒隨著主子逃亡,紛紛留在巴黎開起店,將皇室的美餚,分享新興權貴商人。拿破崙來自科西嘉,把地方菜注入巴黎不說,在他的年代,根據歷史學家考證,巴黎的餐飲從約莫百家成長到上千家,且成功地打入歐洲各大都市。

餐廳也有門派,不依食物特性卻分政治立場,有如今日台灣泛藍泛綠。普羅旺斯公爵的美食大臣布庇里(Beauvilliers)開了一間「倫敦大酒家」,拿破崙及其派系的三級會議議員,都是常客,每星期至少一日聚食於此。就在拿破崙的年代,法國菜隨著霸業,隱然躍上舞台,成了歐洲飲食文明的最高圖騰。

日本戰國時期英雄武田信玄,善戰騎兵。信玄公死前,全身共有二十七道劍傷,帶著傷兵泡溫泉,信玄公總得再吃上半盒麻糬桔梗餅,才療傷止痛。信玄公的軍隊和女真人一樣,從小騎馬射箭,織田信長、豐臣等人均非對手。他的兒子信賴在織田時代,曾經敗於長槍詐陣中,不過一直等到信玄公的第五代,德川才真的殲滅了信玄家族。明治年間,當年幫著信玄公製造桔梗餅的後代,拿出捐獻蓋起「信玄神社」,並將其傳家麻糬改名為「信玄桔梗餅」。

女王時代的甜點吃食,也因此總能突破歷代格局,後人無論如何評價,總不得不跟著她吃。例如慈禧,近代史把她描寫得一文不值,但今天到北京,想嘗個當年中國御食,「聽鸝館」或「仿膳飯莊」,端上來的宮廷菜,還全是她的飲食餘緒。慈禧夏天愛吃西瓜,但只食瓤中心的一點,一天要用三十五個西瓜,才夠她老太后吃一小盅水果盤。慈禧的權力心雖大,嘴兒卻小,和她名字黏在一塊兒的甜點,多半細小且入口即化。其中首推「芸豆捲」,有個城門小販,因為芸豆捲得到賞識,招進宮來不說,死後墓碑上尚有慈禧御賜。

法國歷代領袖中,最怕自己沒沒無名的是密特朗。據《費加洛報》報導,他特愛吃日本料理。共十四年的總統任期,大概進出香榭大道上的「幕之內」料理亭數十次。

某位外交官回憶,密特朗習如尋常百姓,口袋裡常放著報紙的餐廳推薦剪報,星期三內閣會談一結束,立刻找人陪伴尋食。

法國人對密特朗最重要的記憶,仍和他的盛宴有關。那是一場著名的最後晚餐,密特朗的攝護腺癌,讓他已走到了人生的最末盡頭,宴席從生蠔開始,像人生的回憶,口味清淡、不太鹹卻入口清新、吞食後仍殘存味覺的貝隆(belous)牡蠣,讓老總統回到了童年。盛宴之後不到一個月,偉人走了,留下「密特朗人生盛宴」的報導。

半生看盡權力,有一回坐在維也納西西公主甜點咖啡街上,當時斷了腿,既未上石膏,也沒正式醫療,醫師囑咐回台立刻治療,我卻拚了老命無論如何到西西公主糕餅店一遊,只為了目睹和西西公主名字聯結的甜點。誰管奧匈帝國的開國元勳是誰呢?咬下一口實實在在的蛋糕甜點,心想這才是真正的權力饗宴。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