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海鵬電影提供
伊朗知名導阿斯哈.法哈蒂(Asghar Farhadi)二○一二年以電影《分居風暴》(A Separation)橫掃金熊獎最佳影片、男女主角大獎等全球七十多項國際影展大獎,其中包括美國金球獎最佳外語片、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名揚影壇。
文/黃作炎 圖/海鵬電影提供
伊朗知名導阿斯哈.法哈蒂(Asghar Farhadi)二○一二年以電影《分居風暴》(A Separation)橫掃金熊獎最佳影片、男女主角大獎等全球七十多項國際影展大獎,其中包括美國金球獎最佳外語片、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名揚影壇。
當年他在伊朗與美國關係對立的局勢下,出席洛杉磯頒獎盛會,贏得台下好萊塢巨星群起致意,台上播出劇中伊朗女主角蕾拉哈塔米(Leila Hatami)帶著頭巾的片段,這部伊朗電影不僅讓美國觀眾看清楚伊朗女性的輪廓,也讓全世界觀眾了解女性面對家庭與事業兩難的處境。
法哈蒂曾活躍於舞台劇創作,二○一六年新作《新居風暴》(The salesman)在坎城影展已獲得二項大獎,又將角逐二○一七年的奧斯卡獎。由於這部《新居風暴》發生在首都德黑蘭,點出伊朗繁榮發展之下,中產階級家庭面對的隱憂,領獎時他很激動地說:「這個獎屬於伊朗人民,我衷心把此獎獻給他們。」
《新居風暴》將舞台劇與電影結合,透過「劇中劇」描述一對剛遷離德黑蘭舊居的舞台劇演員夫妻,兩人搬到新居後,妻子意外地在家中遭到「侵擾」,丈夫一心想為妻子復仇,卻在抽絲剝繭的追兇過程,一步步陷入始料未及的風暴。
面對想追出兇手及安撫愛妻的心情糾葛,可想而知其內心的衝擊,飾演這位偵探般的丈夫薩哈比.侯賽尼( Shahab Hosseini)因此片奪得坎城影展最佳男主角。劇中他的妻子血跡斑斑地躺在醫院,他聽到鄰居議論紛紛,看到時而神情渙散、時而拒絕接受安撫的妻子,內心又愛又恨。
他在工作的舞台劇中,演出亞瑟.米勒知名舞台劇《推銷員之死》,將現實心情投射在那位窮困潦倒的推銷員角色上,楚楚可憐。下了舞台後,他橫衝直撞一心想查出妻子遭受襲擊的真相。台上、台下兩種截然不同性格,觀眾也隨主角的情緒起伏,和他一起發怒,一起哀傷。
影片中將他的婚姻與舞台演出交織呈現,宛如現實與內心的拉扯,他該原諒,還是加倍奉還?該憤怒,還是無言以對?最後他在原兇手面前奮力一擊,他的憤怒與吶喊已交代這一切了。
大學主修戲劇的導演阿斯哈.法哈蒂,深深影響他日後電影的風格,作品聚焦點在夫妻、男女兩性話題,像是近年來的《煙花星期三》、《分居風暴》、《咎愛》皆是,而且以中產階級夫妻為主,在外人看來美滿幸福的婚姻,似乎隱藏著難以言喻的困境,唯有走過、經歷過的家庭才能理解,而這部《新居風暴》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