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獲今年「教育實習學生楷模獎」教師詹益東。圖/洪欣慈
【本報屏東訊】「對我來說,能幫忙拉起更多弱勢學生,是當老師最重要的價值」。榮獲今年「教育實習學生楷模獎」、目前在嘉義縣柴林國小擔任教師的詹益東,就讀大學、研究所期間積極協助偏鄉小學補救教學課程,對他而言,雖然偏鄉資源少、得花更多時間準備教材,但若能幫助弱勢學生重拾學習自信,「就很值得」。
教育部昨起一連兩天在國立屏東大學舉行「一○五年度師資培育大學主管聯席會議」,頒發教育實習績優獎。大學就讀嘉義大學資管系、研究所念運動管理的詹益東笑說,自己小時候很調皮、愛講話,常被老師處罰,因此原本把老師視為絕對不會從事的職業,但後來大學因緣際會有了教孩子游泳的打工機會,讓他改變想法,「看著孩子從不會到會、慢慢成長的過程,其實很有趣」。
家住台北的詹益東,原本以為英文字母從A念到Z,對小學六年級學生應該很容易,但實際到了偏鄉學校,才真實感覺到所謂的「城鄉差距」。詹益東說,到偏鄉學校擔任補救教學老師時,發現六年級學生只寫得出前幾個英文字母,後面就寫不出來了,讓他相當震撼。
詹益東說,偏鄉學校器材永遠比不上別人,老師得花更多時間自己蒐集資料、改成教材,來豐富學生的學習,確實較辛苦,家人也會擔心,覺得為何不留在台北教書就好,「但能夠幫助別人,是當老師很重要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