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喬治城(台北市/民航專業人士)
我國民用航空運輸業的發展,依附美國既深,以往蔣夫人培育的空軍系統飛行員,轉入民航局管理民用航空運輸業,挾其軍方系統長期與美國空軍建立的人脈,和開軍機時為生存力學猛啃英語文的能量,對台灣民用航空局場站建設開發維修、航空公司營運督導管理、國際民航社會參與聯繫,及培育新血選出優秀後,進而赴美研習等永續精進項目,兼籌並顧、不曾稍怠。
一九九五年以後,受台灣政治環境改變影響,致重要的民用航空局長職缺,變成學界「交通幫」人馬轉調任職的天堂,這些對民航了解有限,或一知半解的大局長,掌管國內外數十家航空公司和近二十座機場的重要職位,除了悠然於人事權和會計權行使外,多數藉經歷過過水,自以為有了民航專業和了解。渾然不知已為台灣民航遲滯和委靡,種下深遠禍根!
這類局長挾人事權,大舉安插授業學生進民航局,占中高職缺,有經其出題考取高普考者,亦有逕行安插擔任局長特助,取得任官資格者。
這類局長時有心急者,逕爾拔取無辜下屬官位,任意簽降舊任僚屬職務,安插學生於民航局中高階職位,投訴無門者,迫於形勢提早退休比比皆是。
經過這批交通幫學官兩棲型民航局長的交相遮掩與迴護,二十年左右已讓這批來自交大和成大的學生官員,取得民航局組長和航空站高階主管經歷,堪稱交通幫育成的第二代—交二代。
這批交通幫學官兩棲教授,民國八十年,就靠遣派其研究生到民航局各組室,訪談工作內容,調閱場站營運資料,返校跑跑電腦統計數字,逕爾結集成研究報告,掛上指導教授名字,向行政院領取千萬元專案研究獎金,導致選舉政客依據他們報告,要求民航局到處增設機場,終而廢棄公帑大量浪費,交通幫眾長期交相掩護,沒人負責。
交通幫學官兩棲教授和官員來自何處?只要到中華民國運輸學會、交通部運研所、交通部和民航局各航空站的網站查閱,不難發現,連文科系所畢業的,都能高任於民航局場站主管職,可窺一斑。
難怪對航空公司督導管理、對桃園國際機場營運稽核無能為力,致民航場站建設淪落、軟硬體不足,航空公司蓄意瞞蔽、國際接軌空窗浮現。
幫眾龐大且經年累月,盤根錯節,整治勢必動搖危危欲墜架構;亡羊補牢解決之道,請立委諸公細查民航局各階主管任官出處、年度考核是否落實及歷任局長、一級主管有無語言測驗中心英語聽說讀寫測驗及格紀錄,及這些所謂交通運輸學者,有無運輸統計以外民航論述著作,即見分曉!
行政院層級慎擇行家履新,逐年嚴加督管改善,或有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