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蘭萱(廣播電視主持人)
川普當選美國總統,猛烈的甩尾後座力持續震盪。一波波檢討媒體的聲浪中,《紐約時報》第一個以公開信方式為低估川普向讀者鄭重道歉。社群媒體龍頭臉書成為新的眾矢之的後,臉書創辦人祖克柏也終於承諾為抵制假新聞將建立一套防禦機制。
認錯反省,不是件簡單的事。能讓傳統擎自由派言論大旗的《紐約時報》、襲捲網路世代的新興媒體臉書,相繼低頭,實因美國大選期間新舊媒體不論有意無心,在呈現事實真相、提供分析判斷的專業上,都發生極大的失誤和缺陷,讓公眾震驚且失望。
第一場襲向媒體的風暴,是民調數字和選舉結果天差地遠的必然後果。《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CNN和網媒Huffington post、BuzzFeed等跨類別主流媒體首當其衝,慘遭各方以精英傲慢之名鳴鼓圍攻。
事實上,主流媒體是否在報導事實、捍衛真相之餘,「過度扮演」守門員權威角色,以致建構一個沒有參與、不夠真實的世界?這類批評早在號稱草根民主的網路媒體崛起之初就存在。這次更加突顯的僅是,不分紅藍黨派、新舊媒體都可能掉進此類陷阱迷思,導致嚴重後果且失去民眾信任。
更值得關注警覺的,無疑是站在時代浪尖、政治正確一方,襲捲全球的新寵—平台媒體,如今同樣身陷選後質疑風暴。
Facebook、Google、Twitter、Instagram等平台,在新一波的媒體檢討浪潮中,遭批評因為缺乏過濾防堵機制,縱容大量假新聞在平台上任意分享流竄,同樣影響選舉結果,一一被點名要求回應面對。
歷歷指控中,尤其臉書,這個涵蓋全球三分之一人口的社群平台,大選期間似乎淪為某種謠言製造和集散中心。教宗方濟支持川普、某位和希拉蕊電郵門事件相關的FBI探員殺妻後自殺等假新聞,都藉由臉書瘋狂轉傳。BuzzFeed發布統計顯示,大選最後三個月,假網站和激進黨派製造的前二十名假新聞,在臉書分享次數高達八百七十萬次。
起初被認為這次美國總統大選中媒體最大贏家的平台媒體,一夕豬羊變色。日前矢口駁斥外界指控是「瘋狂想法」的祖克柏,在強大壓力下,終於宣布將改善後台機制防堵假消息,避免被永久貼上不負責的媒體標籤。
其實,這場因大選意外結果延燒出誰該負責的媒體風暴,不過是主流媒體和平台媒體激烈競爭中,悶燒已久的爭論台面化。
傳統主流媒體信奉的專業把關,如果僅呈現精英眼中片面的真實,避免成為事實的裁決者,任由真假新聞在平台上流竄,是否就呈現完全的真實?採訪查證的傳統媒體機制出現人為過濾、立場趨同的漏洞,躲在平台後方以大數據設計軟體程式推播網民偏好資訊,不著痕跡地屏蔽多元意見,算不算人為操控?
全球媒體的戰國時代方興未艾。美國勉強還算是老大哥的一點是,這些招牌媒體終能把尖銳問題攤開議論且反省思過。不論為真理為專業還是為市場,勝負在於誰能贏回閱聽人的信任。當然,前提是作為閱聽人的我們得睜大眼睛端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