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健保境外就醫費用遭濫用,衛福部健保署查出,中國大陸廣東省某診所疑與台灣民眾聯手,開假診斷證明申請醫療費用核退,浮報上千萬元。健保署初步研議,擬限制境外門診醫療費用核退,但急診、住院維持現狀,最快明年七月上路,估計每年有近十二萬人次受影響。
隔海就醫 浮報上千萬
據健保署統計,去年有逾十三萬件境外醫療費用核退案件,核退金額達三點四億元,創下歷年最高金額,其中門診件數就占九成、十一點九萬件,金額一點五億元,門診病症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氣管炎與腎衰竭件數最多。
申請境外醫療費用核退案件以中國大陸為大宗,占比近八成,金額也遠高於第二、第三名的泰國與日本,但浮報情況層出不窮。健保署調查,近兩年有兩千四百人次持對岸某耳鼻喉科診所的診斷證明申請費用核退,但診斷清一色都是「高燒三十九點五度」、「打點滴並使用抗生素」,甚至有人疑似未出境「隔海」就醫,浮報金額上千萬元。
健保署長李伯璋表示,經過層層追查才揭發如此大規模的浮報情事,類似的詐領案件一定不是個案,對岸甚至有診所直接在門口張貼海報,宣傳可代辦台灣健保醫療費用核退,相當誇張。
對岸貼海報 大剌剌代辦
李伯璋說,目前研擬兩種方案,一是只取消門診醫療費用核退、急診與住院仍維持;另一案是只開放較嚴格的公立醫院診斷證明申請核退。目前看來,以前者可能性較大,且不限中國大陸,各國都適用。
健保署專門委員林寶鳳說,目前僅初步統計近十年的境外核退資料,待統計完成才會進一步研議方案,可能不會變也可能改變,若是確定取消境外門診醫療費用核退,還要經過修法,最快明年七月完成行政程序。
專家建議 急門診應核退
此外,健保署也掌握醫療費用核退「黑名單」。林寶鳳說,包含申請海外醫療費用核退件數最多的前十大院所、近四十家醫療院所替患者代為申請健保核退,以申請件數或金額排名前五十名的個案,針對以上狀況都會特別注意並加強審查,防止浮報詐領發生。
醫療改革基金會副執行長朱顯光說,門診多半不符合緊急傷病要件,且海外無法調病歷審查困難易有弊端,故支持政策方向;但海外急診費用高,若臨時發燒或腹瀉,部分患者還是選擇門診,應可研議讓「急門診」核退。至於核退金額則應採基層診所看診費用平均值,否則看個感冒就核退上千元,會讓基層醫界感到大小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