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多年前外出遊玩時,都會與萍水相逢的遊人相互幫忙拍相片。此情景總是印象深刻。有時還會與其結伴同行,往往一趟遊玩下來會結識好多朋友。
這樣的情景,隨著自拍棒的問世也就不多見了。即便是獨自旅行,有自拍棒在手,拍照也就「免開尊口」。這樣總會讓人感覺在遊玩中,視乎缺少了些樂趣。人與人之間被這根小小的自拍棒所阻攔,顯得更加的隔閡,陌生而疏遠。
自拍棒伸縮自如便於攜帶,拍照的距離角度都可自我掌控,且成相效果甚佳因而風靡,美其名曰「神器」。無形中增加了人們自拍欲望,以至於對自拍上癮。有些人會因此變得自戀,睥睨一切。
還有人會把大量的時間耗費在玩自拍,然後將自拍照片發到網絡上等待著他人來點讚。
若朋友們紛紛捧場,自然會興奮好半天。相反,點讚人數寥寥無幾,則會寢食難安。這種由自拍棒而引起過度依賴網路的虛擬,而導致在現實生活中迷失自我。
樂此不疲的自拍,可以說是用來彌補自尊心不足或是填補心理落差。醫學表明,均為一種精神障礙的表現。
挑選「最佳」自拍地,也是煞費苦心。近日報道:俄羅斯一名學生,為拍出「最美自拍」,而選中所在公寓的十七樓陽台。正在用自拍棒進行自拍時,因失去平衡而墜樓身亡。
現在自拍棒在一些博物館、景點、體育場等場所均遭遇封殺。其原因是公認為使用自拍棒存在安全隱患,可能觸碰到其他參與者或威脅文物。小小自拍棒存在隱患甚多,慎用為妙。
朱同慶(大陸/自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