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正面角度看無所不包的產業替代役,如果業者真的以「役起逐夢」、「役圓夢想」拉拔年輕學子,透過嚴格的訓練與栽培,何嘗不是替他們奠定進入社會的第一份工作基礎,只要他們肯努力,退伍後獲得重用與提早擔任店長,第一桶金應該是可以預期達到的。
鍋貼業者可以做到,烘焙西點店當然也可以如此提攜人材。讓每位選擇替代役學子,經過以職場的見習代替職業訓練,讓業者免去求才的困擾,讓大專畢業生順利找到工作,何嘗不是雙贏?
政府一旦確定實施,所有參與產業替代役的業者,必須提出完善的人才培育計畫與管理。因為這些役男與一般員工不同,他們與國家還有兵役義務關係,在工時與薪資上,應該與內政部有統一確認,雇用業者更有「考評」的機制,當屬於既有的權利、義務釐清後,可以預期的是圓滿替代役處處可見。
為了避免排擠效應,讓雇主過分倚賴現成的替代役,讓部分人有可能失去工作機會,所以必須做好評估與公平分配員額。
一般傳統產業,特別是能習一技之長或熟稔管理的產業,從技能傳承到實際上線運作、生產與調度,除了待遇要合理,工安的完善與確保役男健康、安全更是輕忽不得。
陵頡(新北市/出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