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雜論】劉備以帝王心術駕馭諸葛亮

文/曹珊 |2016.11.24
2282觀看次
字級

文/曹珊
劉備此人,好心術,稱帝之後,尤擅此道;即便是有天下奇才之稱的諸葛亮,亦難跳出劉備的手掌心,為其所駕馭。

陳壽《三國志·諸葛亮傳》云:「章武三年春,先主於永安病篤,召亮於成都,屬以後事,謂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世人皆以為,劉備與諸葛亮這段推心置腹語,可謂君臣之間肝膽相照之千古佳話,亦可見劉備心胸之開闊豁達,不愧為一代明君。

實不然也。孫策將死,以其弟孫權托付於張昭輔之。〈張昭傳〉註引《吳歷》云:「策謂昭曰:『若仲謀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正復不克捷,緩步西歸,亦無所慮』。」我們看,孫策與劉備之托孤語何其相似耳,這其中另有緣故。

說明這個緣故之前,再援引兩個例子以輔證之。

《漢書·高紀第一》記載,諸侯上疏道:「……大王功德之著,將來會被後人遺忘。吾等昧死再次懇求給大王加上皇帝尊號以敬之。」漢王劉邦曰:「我聽聞帝位應該屬於賢者,虛有其名的事,我是不會去做的。今各位諸侯都抬高於我,我怎麼能待在帝位之上呢?」諸侯王皆道:「……大王恩德四海,侯王之稱與大王身分不符,唯有高居帝位是最合時宜的。因此,希望大王以皇帝身分君臨天下。」漢王曰:「既然各位諸侯王認為我做皇帝有利於天下的老百姓的話,那就尊重各位侯王之意見,那就從命便是。」於是諸侯王及太尉長安侯陳綰等三百餘人,同博士稷嗣君叔孫通一起選了個良日,於二月初三,給漢王劉邦加上皇帝之尊號。

又,〈王莽傳〉記載,由於王莽不願接受新野田的消息傳出,漢廷一共收到了四十八萬七千五百七十二位官民上書請求,懇請王莽接受封地。不管是諸侯、王公、列侯還是宗室,他們一見到皇帝,皆叩頭對皇帝說:「趕緊給安漢公加賞。」王莽來到高廟前,拜受金匱神嬗。顏師古云:「嬗,古禪字,言有神命使漢禪位於王莽。」王莽戴上皇冠,拜金太後,還坐未央宮前殿。

上述所引用的兩段漢朝史料,告訴我們帝王假揖讓之名,行攘奪之實。由此可以看出,無論是孫策還是劉備,皆借揖讓之名,實則剝奪諸葛亮與張昭繼承君位之異心。表面上看,孫劉二氏對諸葛亮、張昭推心置腹,事實卻是內心極度懷疑諸葛亮與張昭之忠心;因此,為了消除劉備之疑心,諸葛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諸葛亮傳〉)

張昭與諸葛亮皆文臣出身,行儒家之名,惜名也,即便有攬權之心,實無登位之力,此乃儒士與草莽之區別也。劉備用詐偽之術,制服諸葛亮好名分之心,足見劉備心機之深,深諳帝王之術耳。

《舊唐書》:「晉魏以降,參用霸制。」舉國上下如此隔閡,相互信任程度可想而知;即便如今,虛詐之術亦不絕也。對此,莊周反省的頗妙,《莊子·載陽篇》云:「日出多偽,士民安取不偽?夫力不足則偽,知不足則欺;財不足則盜,盜竊之行,於誰責而可乎?」光有反省,不見知識分子規正之,亦重蹈覆轍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