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觀珣綜合外電報導】中國雲南省大理崇聖寺與大理旅遊集團合辦的第一屆「大理佛教文化研討會」,今天起一連三天在崇聖寺隆重舉行,有各地佛教僧侶、專家、學者近五十人與會。
研討會以「和諧、共榮、進步」為主題,探討一千多年的大理佛教文化與社會和諧、大理佛教的傳承與發展、崇聖寺歷史沿革等,對弘揚佛教文化、推動大理佛教的研究,均有重要意義。
除了發表論文,大會與會者將在崇聖寺植紀念樹、題詞,並參訪大理名勝。
大理是西南地區佛教傳入較早的佛法興盛地,古有「妙香佛國」之美譽,「葉榆三百六十寺,寺寺半夜皆鳴鐘」、「伽藍殿閣三千堂,般若宮室八百處」,都是說明古代大理佛教興盛寫照。
唐宋南詔大理國將佛教定為國教,大理國三百多年有二十二位國君,其中有九位禪位出家為僧,這在歷史上相當罕見。大理國「用僧為相」,從僧侶中「設科選士」,治理國家,是近乎政教合一的制度。
大理國的佛教造像和建塔藝術蓬勃發展,造像、建塔活動長達五、六百年。大理的佛教名剎如:崇聖寺、感通寺、無為寺等,都具有重要歷史文化價值。
崇聖寺在沉寂一百五十年後,於二○○六年七月十二日開光,這是重建後首次召開大型學術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