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南訊】食安問題頻傳,許多民眾擔心吃到有毒食品,「不想吃到農藥、就靠這一台」,工研院昨天展出新研發「水槽檢測農藥殘留系統」,廚房清洗槽安裝這套系統後即刻變身「智慧清洗機」,蔬果清洗時能同時檢測農藥殘餘是否超標,是居家食安一大福音,預計明年初可上市。
民眾擔心吃到有毒食品,卻束手無策,工研院在南創園區發表新式「蔬果清洗農藥檢測系統」,被視為擔心食安民眾救星,主要利用多波長光譜整合微機電感測技術,蔬果放進有感測器清洗槽,水流自動沖洗就能檢測出農藥殘餘。
感測器程式可用App下載,建置在手機監測,農藥殘餘一旦超標,就會出現「骷髏頭」警告畫面,合乎標準就有「笑臉」代表可以食用,可檢測有機磷等市面常見的水溶性農藥。
研究人員指出,這套系統可檢測國內廣泛使用的「益達胺」、「貝芬替」等農藥,極限值可達到零點五ppm的農藥殘留檢測標準,民眾檢測發現超標,可持續用水清洗,直到農藥殘餘符合標準。
研發人員指出,這套去年底研發的系統已向台灣、美國及中國大陸等潛在客戶廣大的國家地區申請專利,已有廠商洽談合作技轉,預定明年二月新產品就能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