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歐陷日本化泥淖…3原因

編譯/林聰毅 |2016.11.19
1477觀看次
字級

編譯/林聰毅

金融海嘯爆發迄今已近10年,全球經濟似乎未完全恢復先前活力。從國際貨幣基金(IMF)等金融機構數度下修全球成長預測,可看出這場危機的影響比原先預期還深遠。經濟學家認為,除景氣循環因素外,結構性因素也可能削弱潛在成長力。

全球經濟成長率的確愈來愈差,根據IMF的資料,包括39個國家與地區的已開發經濟體,在1980年代平均年成長率為3.1%,1990年代為2.7%,2000年至金融危機前的2007年平均也在2.7%左右,但2011至2015年驟降至1.6%;今、明兩年預估也只有1.8%。

日本央行總裁黑田東彥與美國聯準會主席葉倫,都曾在日前的貨幣決策會議表達對經濟成長疲弱的疑慮。黑田東彥表示:「我希望政府持續推動結構改革,以提升潛在成長力。」葉倫說:「生產力低落可能維持一段很長時間。」

歐美先進經濟體今日的經濟情勢像極了日本當年在經濟泡沫崩塌後的景況,經濟學家稱之為「日本化」。

東京大學教授福田慎一將今日美歐日的需求貧乏歸因於:1.經濟泡沫爆破後遺症;2.人口成長減緩與人口老化;3.來自新興市場的外部衝擊。

最近先進經濟體的擴張,大多是由大規模貨幣刺激支撐,成長力道則相對溫和,因為超低利率和非傳統工具無法完全提振民間支出,加上政治與經濟不確定性增加、債務沉重、消費者缺乏信心,致使民間部門支出受抑制。

開發中國家和新興市場經濟體,除受先進經濟體外溢效應波及外,中國大陸轉型為更具服務與消費導向的成長模式,也降低了對原物料與商品的需求。

中國大陸在經濟上「調結構」,加上先進經濟體的低成長,進一步壓抑國際貿易與商品價格,升高金融市場的波動性,連帶傷害了世界其他國家的經濟展望。巴西近年來的政治動盪與俄羅斯因地緣政治緊張而持續不景氣,也擴大了衝擊。巴、俄兩經濟體是去年拖累全球成長的兩大要角。

儘管聯邦準備理事會(Fed)準備緊縮貨幣,顯示美國經濟開始恢復活動。但從歷史標準看,美國成長力道令人失望,這可能反映更多基本面的發展,例如生產及勞動力成長減速。

此外,在世界上的某些地區人口開始對潛在成長產生負面影響。在大多數的先進國家,勞動年齡人口持續停滯或甚至減少,日本所受衝擊尤烈。壽命延長、出生率下降,以及先進國家的嬰兒潮世代退休,都是帶動這個長期趨勢的主因。勞動人口的比重下滑,對退休體系及財政政策也有重大含意,可能會進一步影響潛在成長。

本版與經濟日報〈酷全球〉周刊同步刊登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