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芳枝
阿祖和阿嬤那個年代,農村社會娶媳婦是天大的喜事,一定要訂製紅眠床,象徵富貴一生、多子多孫。
民國六十年(一九七一年)左右,一般家庭已普遍使用彈簧床了,我們結婚時,家具行已不賣紅眠床了,公婆只得迢迢跑到彰化鹿港找老師傅訂製。製作時間長,工資加材料費,比彈簧床還貴呢!新房內紅豔豔的紅眠床,配上我的白紗新娘禮服,讓我有穿越古今的錯覺,彷彿走入民清時代,是現代與古典的融合,看似衝突卻有創意新鮮感。
紅眠床的長寬高是依照房間大小設計,床的三面有圍欄,上有頂棚,精雕細琢,美輪美奐,四周罩著兩層布簾,裡層類似蚊帳的細密薄紗,外層是喜氣洋洋的花色布簾。白天把布簾掀開用掛勾固定,晚上,把布簾放下就像個小房間,像不透光的暗室,感覺有點像小時候在防空洞玩躲迷藏,黑暗而隱密,把外面的世界隔到千里之外,孩子小時候,真的就在紅眠床玩躲貓貓。
婆婆的紅眠床是已經有八十年歷史的古董,木頭全部掉漆而斑駁,露出原木的紋理,但仍堅固耐用,孫兒們在床上跳來跳去,也不會搖晃。年代古老的紅眠床上頭,雕刻的是「麒麟送子」的吉祥圖案,婆婆在那張紅眠床生育了十一個孩子,可說是勞苦功高。
「媽,你生產過剩啦!」跟她開玩笑。「孩子多才好,每星期都有人回來看我啊!」婆婆笑呵呵,毫無慍色。
寬容善良,子孫滿堂,真有福報的長者,紅眠床鐫刻著婆婆一生的記憶和情感。
如今,鄉下三合院還保留有七張紅眠床,都是家族歷史的記錄和回憶,除了懷舊更具有命脈傳承的意義而值得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