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孟宏 趙德胤 對決金馬

文/Triple |2016.11.17
1376觀看次
字級
《再見瓦城》導演趙德胤於九月領取「歐洲電影聯盟大獎最佳影片」獎狀。圖/岸上影像及前景娛樂提供
導演鍾孟宏(右)執導的《一路順風》,一舉入圍第五十三屆金馬獎八大獎項,與監製葉如芬(左)一同出席金馬影展開幕。圖/陳瑞源
柯震東(左起)、吳可熙和導演趙德胤在《再見瓦城》拍攝期間,私底下都是以雲南方言溝通、聊天,還能夠舉一反三用方言開玩笑。 圖/岸上影像及前景娛樂提供
由柯震東(左圖左)、吳可熙以《再見瓦城》入圍今年金馬獎最佳男、女主角。 圖/岸上影像及前景娛樂提供
由柯震東(左圖左)、吳可熙以《再見瓦城》入圍今年金馬獎最佳男、女主角。 圖/岸上影像及前景娛樂提供
吳可熙在導演趙德胤(左)要求之下,不到一分鐘瞬間飆淚,博得劇組掌聲。 圖/岸上影像及前景娛樂提供
時隔三十八年,香港喜劇泰斗許冠文今年再以《一路順風》入圍金馬獎影帝。 圖/甲上提供
時隔三十八年,香港喜劇泰斗許冠文今年再以《一路順風》入圍金馬獎影帝。 圖/甲上提供
時隔三十八年,香港喜劇泰斗許冠文今年再以《一路順風》入圍金馬獎影帝。 圖/甲上提供
納豆在電影《一路順風》激發出演技,入圍今年金馬獎最佳男配角,堪稱綜藝咖第一人。 圖/甲上提供

今年金馬獎入圍,台灣導演斬獲不少,除了已確定獲得「年度台灣電影工作者」的趙德胤,憑《再見瓦城》入圍最佳影片、導演等六項;鍾孟宏的《一路順風》更一舉囊括八項。其中,趙德胤來自緬甸,卻因擁有台灣籍,與土生土長的鍾孟宏,並列成了本屆金馬獎中台灣電影的主要代表。

故事畫面演員 鍾導全面掌控

若要說兩人的共通性,除了皆代表台灣,大概就是對拍片現場的全面掌控。「我認識的鍾導是個從故事、畫面到演員,都要全面掌握的導演。」曾與鍾孟宏合作多部片的副導,曾在受訪時這麼說。他不太教戲,所以合作演員大多是演技本身就已深厚的硬底子,從金士傑、戴立忍等影帝不時在他的電影中出沒,便可一窺究竟。

精準描寫人性 強烈美學風格

早在《停車》時,鍾孟宏便突顯了他獨特且強烈的美學風格,從片名字體到燈光色調,無不刻寫著鍾孟宏三字。化名為「中島長雄」擔任攝影師,他將畫面屬性也收歸自己所有。陰暗諷刺的黑色路數,雖非大眾商業所偏愛,卻也順利擄獲熱愛此味的大批死忠影迷。《第四張畫》在陰暗裡探出些許溫度、《失魂》卻又回歸陰冷驚悚,用冷雨沖刷爛泥,再現人的扭曲本質。

不變的是,那些對於人性的精準描寫。

獨特選角 黑色幽默緊密結合

新片《一路順風》,他添入更大量的幽默感,卻也毫不避諱地保留黑道虐殺。將黑色與幽默結合地更加緊密。香港喜劇泰斗許冠文和向來予人綜藝形象的納豆,是全片最新鮮的組合,用一輛亡命計程車,串起兩人亦父亦友的關係。「九千零七十塊錢,我就收你九千五算了。」當許冠文用濃濃港腔吐出這句國語台詞時,全場笑了,被勾起的是早年對他的港片記憶,抑或是語言本身製造出的衝突喜感。不得而知。

但這樣的選角,卻讓他的電影在一貫的鍾氏風格中,散出了全新味道。

納豆,那不知是被對手演員激發出,抑或是本就潛藏在體內深處的演技,也因這部片傾洩而出。原本話嘮的他,來到《一路順風》卻變得寡言憂鬱,但短小身軀中本就隱含的溫暖本質,仍隨著劇情走向被緩緩引出。反差感不僅讓這角色變得迷人,更有股導演為其量身訂做感,也讓人再次驚嘆鍾孟宏的雕琢功力。

堅毅權威 處處透露趙氏風格

那麼趙德胤呢?和鍾孟宏一樣,受訪時不疾不徐,卻對諸多現況有自我觀察;看似隨和軟調,卻總在片場展現出堅硬而不可越界的權威感。「我不太會讓演員自己決定表演方向」,面帶微笑說著,搭配的卻是堅毅眼神,於是他的電影,也總能隨處見到刻著趙氏風格的細節。

當然這多數來自於他的出身:緬甸。那些移動裡的困惑、現實裡的殘酷,或多或少影響著他的創作。從小對未來的不安,每日醒來只希望世界和人生能砍掉重練,讓他選擇務實地走在電影路上。有了掌控鏡頭的機會,首要當然就是讓全世界看見家鄉,那些遲宕多年卻懸而未決的種種困境。

那一個個為了家中生計,獨自到異鄉打拚的緬甸少年、少女,光是為了拿張能合法居留、工作的當地身分證,不是兜轉多年尋不著門路,就是被騙光積蓄卻換來假造證件。那一個個為了養活家中多口,被迫運毒賺飯錢,最後卻不小心跌落毒海的故事,在趙德胤的電影裡不斷出現,卻也是跟了他一輩子的真實人生寫照。

用虛構看見真實 揭露真相

於是他控制著故事走向,控制著鏡頭語言,為的是讓演員如實演出每一個他想讓外界看到的真實。演員們要成為的,是他生活裡的親友靈魂,而非披上劇本外衣,刻意為之的傀儡。他的電影,既像劇情片,又如紀錄片,虛實交錯,草根味充滿,得歸功的或許正是他全面掌控的功力。

《再見瓦城》開拍前一年多,他直接把柯震東、吳可熙丟到泰緬工廠,和工人一起生活、工作,烈日之下直接曝曬,一兩周才洗一次熱水澡,走在路上輕易就和當地人合而為一,沒人認得出他們原是台北嬌生慣養的男孩女孩。不是為了折磨演員,而是關於電影真實性的必要形塑過程。

但鍾、趙兩人最大的不同,也展現在電影之中。鍾孟宏嘗試在每部作品裡突破說故事方式,將黑色幽默以不同形式實驗並展演出來;趙德胤則落實著一貫的「用虛構看見真實」,只因電影於兩人的意義從一開始就不同,鍾孟宏將其視為夢想延伸出的實踐,精益求精。趙德胤則本於拍電影能夠存活,也能讓想揭露的現實被看見。

故事表演節奏 愈趨貼近觀眾

前者理想、後者務實,不同的原點,也讓他們的風格走向看似相近卻大不相同的路線。

這回,兩人的新片皆不再如過往般「作者意志大於商業考量」,反而能在藝術性中見到許多靠近觀眾的細節設計,不論是故事本身抑或表演節奏,都讓大眾更易進入,也更能理解,甚至能從笑聲與驚心中激發出同理心。

「祝你一路順風,再見。」試著將片名巧妙並列成句子,毫不違和,意義卻大不相同。不知未來是吉是凶,不知哪日能夠再見,所以祝你一路順風;確定你終究能逢凶化吉,知道絕對還能相見,所以再見。兩部片看似皆環繞著宿命前進,卻走向不同的終點,都在不斷移動著的公路上,鍾孟宏讓納豆與許冠文繼續前行,趙德胤卻讓柯震東與吳可熙以另種形式歸去。

今年金馬獎,兩個相似卻又相異的台灣代表,將在導演與影片等獎項一較高下,一個是土生土長的屏東小孩,一個是和台灣已密不可分的緬甸小孩,誰能騎上馬背,尚未可知,但這樣的交手,卻也因此變得更為有趣。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