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南北】彰化大村平和社區 另創農村之美

文/張廷鋐 |2016.11.14
5352觀看次
字級
荷花凋謝的雙心池塘 圖/張廷鋐
孩子與平和社區俏皮的稻草人入口意象合影。 圖/張廷鋐

文/張廷鋐

丙申年荔月(農曆六月)的一股股熱浪席捲鯤島,午時的雷陣雨讓一片溽熱氣息暫且退卻,雨後的空氣格外清新,遂騎著自行車出外漫遊。

在鄉間小路四處遊走,特意挑選較無車輛行經的小徑,享受難得的一分靜謐。不久,遇上了農人步行在小徑上並微微地向我點點頭,看著前方道路上的泥土腳印,似乎訴說著看天吃飯的人們沒有休假的契機。此時,遠方又傳來隆隆的雷聲,或許是上天要我找個落腳處稍歇,不一會,雨一點一滴地落下,偌大的溝渠旁有一間小農舍浮現眼前,我只得突兀的在此停留、暫歇。

不到三坪大的小農舍,擠滿了四、五位農人,有人遞上乾毛巾、有人準備茶水、有人繼續在小空間裡頭咀嚼舌根;幸而農舍裡的氣氛沒有因為「不速之客」的駕臨而凍結,反倒是農人們熱情地向我寒暄幾句,並爭先恐後地介紹農作物與在地特色──平和社區。

台灣的社區總體營造肇始於民國八十二年,所謂社區總體營造乃是期盼透過活動的舉辦,凝聚社區共識與社區居民的向心力,在此一浪潮下,彰化縣大村鄉平和社區居民,在多方討論之下建構出符合社區生產力的社區意象。

位在濁水溪沖積扇上的平和社區,為彰化縣的典型農村,居民多以務農為生,故社區營造發展的主軸乃是以農為本,如在信仰中心聖瑤宮前的農田裡頭打造一個屬於社區的小農舍,並在農舍前創造了一個全新的景點──雙心池塘。小小農舍空間,平時是農民小憩的最佳地點,也是農友交換耕種心得的最佳場所;在例假日更是搖身一變,成為社區的遊客中心,更有社區人員在定點解說平和社區的大小事,還推廣社區所種植的優質米。更在境內利用已收成完的農田,舉辦千人焢土窯活動,讓富有生機的農田,不僅是耕作而已,亦為社區帶來人潮,創造另一番觀光價值。

傾刻之間,雨勢稍歇,我也踏上歸途。

一路上想著加入WTO後對台灣農人的衝擊,孤軍奮戰的農人不在少數,亦有不少人如同平和社區一般,傾眾人之力來協助農村發展,只是這些社區的亮點,更需要眾人的關注;我想樂天知命的農人們勢必不在乎休假日的多寡,只希望下一回若有旅人前來平和,不妨讓自己坐在小小的農舍裡,細心品味在地的美。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