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桐花季結束,客委會除了檢討前一年活動的缺失加以改進外,並思索如何結合現代科技讓民眾更方便、更有意願參與來年的活動。李永得說,像是去年透過「衛星定位導航系統」提供賞桐路線資訊、廣受好評的「上網行車一指通」,今年就持續充實內容。
今年更在網站(www.hakka.gov.tw/mp.aspmp=102)上規畫新版的「台灣桐花即時分布圖」,即時顯示各地的花況,讓想要體驗五月雪的民眾,就算相隔千里,仍然可以掌握開花資訊。
再加上北、桃、竹、苗、中、彰、投七個縣市、三十五個鄉鎮、六十六個團體舉辦超過六百場藝文活動,以及免費提供桐花祭導覽手冊、設立「桐花商品旗艦店」、舉辦多項異業結盟的好康活動等,這都是吸引民眾參與「客家桐花祭」的重要因素。
今年的桐花季,早在一年前籌備,因此才能順利呈現桐花網站即時報、好康優惠滿手抱、文化扎根、結合地方、異業結盟、強化行銷等活動項目,當然,民眾的支持及政府、地方社團、業者的共同投入,是最重要的關鍵。
有人說,客委會舉辦活動是政府收買客家人的心,所以經費用得大方;對此,客委會不以為然地指出,客家文化政策早已擬定發展方針,而成立此一單位主要目的是要族群發展其特色文化,如果任何問題以動機論作想,那什麼事情都不用做了,這對客家是不公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