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才到日本[進行短期訪問的李永得表示,他以東京賞櫻的經驗感受來比較;他發現櫻花掉落時花瓣散落,讓人有悲涼的感覺,不像桐花落下時輕輕旋轉,最後「咚」的一聲掉在地上,格外優雅。
從小在桃園新屋客庄出生文化工作者邱萬興表示,一般的花會在美麗過後而逐漸枯黃凋萎而掉落,但是油桐花和櫻花相近,卻是在最成熟美麗的那一剎那掉落;邱萬興說,桐花遠望有如白雪堆積,走在林蔭小徑,雪白的花朵更隨風搖曳,飄落在小徑中,美不勝收。這也是為什麼許多攝影師總愛拍掉落在地面的油桐花了。
他說,每朵油桐花只有一天的壽命,這些花用最燦爛最美麗的生命點綴油桐樹,然後掉落,一朵接一朵,前仆後繼,為大地舖上五月雪。
設計時尚 台北展售
在掌握桐花之美的特性後,客委會開始針對以桐花意象產品研發,或許產品非桐花本身,卻因桐花而造就具客家特色的周邊產業,如客家米食、艾草菜包、紅粄、水粄……等,再予精緻化,深得顧客對客家的認同與喜愛;因此,創造了「桐花等路‧時尚客家」的三百七十三件客家特色商品,日前在台北市東區的新光三越展售至今天為止,除了商機,也向都會民眾展現客家之美。
在開幕活動中,主辦單位邀請苗栗三家知名餅舖:世奇餅店、錦香餅舖、金栗城餅舖共同拚場,推出史上最大與最小的客家糕點「肚臍餅」。一般的肚臍餅大約為一兩重,現場展出的大肚臍餅卻達七十二斤;如果再與約半兩重的縮小版肚臍餅相較,更是格外懸殊,也為展售活動中增添趣味。
「客家桐花祭」可謂近年來台灣最成功的文化產業活動。李永得認為,桐花祭代表客家人親近大自然、重視生態的特質;桐花的外觀具有美學基礎,讓人愈看愈靚;桐花飄落時的優雅身影,可透過文學與哲學層次欣賞;最後,桐花是客家人共同的文化記憶,具有文化連結的意義。
推動桐花創意商品,李永得表示至少有雙層意義:一是提升客家文化產業,改善客家族群的經濟狀況;另一方面,不論買的人是客家人或非客家人,當桐花創意商品賣得愈好,愈能讓購買者在使用這些商品的同時,認識或回想起客家文化,使客家文化更為普及,這也是客委會推動桐花商品真正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