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棋界最優秀的棋手之一、南韓職業九段李世石與谷歌人工智能系統「阿爾法圍棋」(AlphaGo)進行「人機大戰」。圖/中新社
看到機器人,好奇的孩子忍不住過去觸碰。圖/中新社
【本報綜合報導】今年三月,Google人工智慧機器人AlphaGo與世界排名第四的南韓棋王李世石進行「人機大戰」,吸引全球目光,當時以「穩、準、狠」著稱的李世石不敵人工智慧機器人,以一比四落敗。據陸媒報導,閉關半年後的AlphaGo棋力大大提升,宣布二○一七年初復出下棋,下戰書挑戰「中國圍棋第一人」柯潔、並二戰李世石。
這項消息是由AlphaGo測試工程師樊麾在個人微博上所公布的,據了解,樊麾也是法國國家圍棋隊總教練、職業棋手,外界認為他就是AlphaGo的教練。當排名世界第一的棋手柯潔得知此事,選擇在個人微博回應,不怕AlphaGo,「來吧!管你是阿法狗、還是阿法貓!」
捍衛人類智慧
AlphaGo也點名李世石,想與他二度交手,然而,在此之前李世石曾在一場論壇上表示「再也不想跟AlphaGo下棋了」,因為跟AlphaGo沒有感情交流,他直言,所謂輸棋並非實力問題,而是判斷失誤,雖然賽前做過許多假想訓練,但真正對弈時,困難和壓力超出想像。
據了解,圍棋落子的方式多過已知宇宙中原子的數量,因此,有人將李世石與AlphaGo的「人機大戰」意義,提高到「捍衛」人類智慧「最後一塊棋盤」的高度,結果李世石無法挑戰成功,事後大陸記者問他:「您認為未來人類可能戰勝阿爾法(亦即AlphaGo)圍棋嗎?」李世石表示,如果AlphaGo一直處在三月對弈時的水準,他有可能戰勝它。
記者也問他是否支持青少年向AlphaGo學習圍棋,李世石持肯定態度,他說,從教育角度看,AlphaGo對知識瞭如指掌,且能在規則下出色地完成任務,絕對有資格當一名出色的圍棋教育家,因為,老師對知識一知半解是非常可怕的事,「如果我的女兒跟阿爾法圍棋學習棋藝,那是一件幸事。」
電腦戰勝人類
宣布進軍虛擬現實(VR)和人工智慧機器人的小米科技創始人雷軍說,「電腦戰勝人類只是時間問題,未來十到二十年內一定會發生」,他預計AlphaGo將激勵資本、人才大幅湧入人工智慧領域。
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二○一六年會」上,雷軍說:「我的觀點是電腦戰勝人類只是時間問題。」而且,根據他的了解,過去兩年深度學習算法已有突破,不像過去以「窮舉法」提高計算能力,而是輸入足夠多的圍棋棋譜,由機器人自行總結規則。「未來五到十年內,人工智慧會給大家非常大的驚喜。」他預計未來一年內就會有各種人工智慧應用產生。
然而,創新工場CEO李開復卻認為,AlphaGo戰勝李世石無疑是個里程碑,但「阿法狗再厲害,也是人類的奴隸,而厲害的人類能複製出一千個『奴隸』服務於人。」
李開復說,人工智慧要具備三項條件才能提供龐大的商業價值,一是有大數據,且能自我迭代;二是有非常龐大的計算量;三是實現平台化。他對人工智慧的發展很樂觀,認為人工智慧機器人將改變每一個產業,並取代百分之五十的工作。
德國漢堡科學院士張建偉表示,從技術角度來講,可將人類大腦信號轉換成數據進行處理,如將人的情感、表達、行為方式等製成數據模型存儲、讀出。人類身體生存極限為一百二十年,但未來五十年、最遲本世紀末,實現將「靈魂」存儲在機器人身上,做到「靈魂」不死。
近年來,中國大陸機器人產業快速發展,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機器人市場。數據顯示,二○一五年中國工業機器人產量若加上外資品牌為三萬二千九百九十六台,同比增長百分之二十一點七;今年一至九月繼續保持高速增長,產量達到五萬零九萬台,同比增長百分之三十點八,比去年全年增長率高出約九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