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消失的竹籠屋 再現官田國小

 |2016.11.10
1685觀看次
字級
官田國小的小朋友在竹籠厝開心體驗。圖/謝進盛。

【本報台南訊】傳統竹籠屋面臨失傳危機,官田國小聘請老師傅正搭建全市唯一一座竹籠屋,未來除闢為食育教室,校方也將闢建土角厝傳承傳統,營造不一樣的校園空間。

八十歲左鎮「順枝」阿公,是少見的竹籠屋師傅,搭建的竹籠屋堅固耐用,近年因年事已高已經少動手。經官田國小校長林保良多次接洽後,順枝阿公這兩天協助學校搭建,累積數十年真功夫,埋首其中,手腳依舊俐落。

官田國小小朋友也當起小助手,搬運一根根紫竹、刺竹、竹片,順枝阿公指揮將長竹枝當起橫梁,兩端接頭精準固定,手工搭建的竹籠屋逐漸現雛形。這棟長六米六、寬三米六竹籠屋,預計今天覆蓋屋頂後,可全部完成。

昨天不少小朋友來參觀,林保良更當起解說員,向學生介紹建築結構。林保良說,這棟竹籠屋,正好緊鄰學校農場,未來可提供學生可參與四季蔬果栽種與收成,近距離觀察農場生態,成了最棒食育教室,也能提供一般閱讀空間,這是都會區小朋友無法感受到的。

「未來還有土角厝!」他說,正規畫興建土角厝,因得需一千多塊的土角磚,正積極製磚中,可望明年暑假前完成,校園將呈現不一樣的「復古」風情。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