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復13年 日據經典建築 舊台南地院 百年消失的密室 明重現 |2016.11.07 語音朗讀 296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舊台南地院的門廳由十二根柱子支撐,柱身的「勳章飾」精緻華麗。圖/曹馥年 以強化玻璃纖維製作的塔樓從天花板倒懸而下,地面設置整片反光鏡,參訪民眾彷彿漂浮在半空中。圖/曹馥年 舊台南地方法院 1912年落成,位於今台南市中西區,由日本建築師森山松之助設計,建築主體莊嚴宏偉、美觀典雅,屬巴洛克式建築,空間處理採非對稱手法。 圖/曹馥年 【本報台南訊】國定二級古蹟舊台南地方法院,歷時十三年考古、修復,將於明天起開放。地院昨天開放媒體入內拍攝,揭開神祕面紗,建築華美程度媲美台灣文學館,除了有歷時半年一片片修復的圓頂、由七十五公分「銅牆鐵壁」護衛的檔案室、奉安所「消失的密室」等特色看點,能容納一百人的拘留所也對外開放。牆上男女囚犯刻下的簽名、留言與「永別了」等字樣怵目驚心。地院已召募一百二十位義工,將於本月二十日起為民眾導覽。 有一百零四年歷史的舊台南地院建於日據時期的大正元年(西元一九一二年),與總統府、國立台灣博物館並列日據時期台灣三大經典建築。民國九十年,地院搬遷到安平區新址,舊址建築一度風吹日曬,後加蓋鐵皮屋保存。從九十二年開始修復到今年竣工,歷時十三年又八個月。 走進舊台南地院大門,門口一株百年羅漢松象徵「院有羅漢松,辦案真輕鬆」;門廊八根希臘列柱為秀美的愛奧尼克柱式;主入口正門上方有巴洛克風格的勳章飾,方形形狀甚為少見;華麗門廳由十二根柱子支撐,光線從上方藻井流瀉,圓頂因損壞嚴重,由四位匠師耗時半年一片片抽換銅瓦,才恢復美麗模樣。 修復建築左側房間時,建築師經比對日據時期平面圖,發現內面可能別有洞天。經打穿牆體,發現日據時期用於放置天皇夫婦照片的「奉安所」,還發現牆體內有一直徑十公分的榕樹氣根。奉安所經整修,現用作多媒體室。 檔案室牆厚達75公分 由於須保存判決書等重要文件,舊台南地院的檔案室牆壁厚達七十五公分,是一般建築的三倍厚,得推開重達數百公斤的入口鐵門才能進入。檔案室內展示判決書模型,還有當時存放沒收物的保險櫃,三層櫃體厚實沉重。 台南地院屋頂構造,為十九世紀流行的「馬薩式屋頂」,寬大通風。踏上貓道可近距離欣賞木屋構架,從採光天井流瀉的陽光,在濕度高的天氣可在廊道顯現四道霓虹。但因貓道脆弱,須預約才能參觀。 舊台南地院的西側高塔,於民國五十八年因壁體龜裂拆除。當時欠缺文物保存概念,拆除前未做詳盡考察紀錄,塔樓的工程設計圖也已佚失,光憑照片無法推論性復原,因此請來藝術家賴亭玟、馬君輔透過公共藝術「天塔」,以另一角度呈現塔樓模樣。展間中,從天花板倒懸以強化玻璃纖維樹脂製作的塔樓,地面則設置整片反光鏡,參訪民眾彷彿漂浮在半空中,看見高塔消逝前的存在,藉由視覺互動,觸動民眾對於歷史交錯的微妙感受。 除典雅建築,舊地院也展出許多珍貴司法文物、公文與判決書,包括二二八事件中被控叛亂罪,慘遭刑求後槍決的人權律師湯德章案。奇怪的是,湯德章過世後,台南地院請軍方提供湯德章的叛亂罪判決書以註銷其律師資格,但軍方送來的判決書節文迥異正規節文,缺少案號、審判法官姓名與日期,與湯德章一日內倉促刑求、槍決的過程相印證,這判決書究竟何時做成,耐人尋味。 120位義工為民眾導覽 台南地院提醒,由於地院地磚為古物,脆弱珍貴,加上有地面鏡像公共藝術,建議參觀民眾避免穿著高跟鞋、裙裝入場。舊台南地院將於明天開幕,九日對一般民眾開放,有一百二十位義工為民眾導覽,免票入場,周一與國定假日休息。預約導覽及相關資訊可上國定古蹟台南地方法院網站查詢,網址:http://tnd.judicial.gov.tw/hs。 前一篇文章 38年老朋友 環南市場改建 下一篇文章 小雞為伴 罕病男騎機環大陸 熱門新聞 01聯合國衛塞節慶典 佛光山與會2025.05.0802【國學探究】 人相忘乎道術:《莊子》論「忘」的生命智慧2025.05.0603長期運動協調身心 能增深層睡眠時間2025.05.0604量子糾纏與量子技術2025.05.0605桑椹養顏抗衰老 母親節蛋糕好選擇2025.05.0606小粒子 大未來2025.05.0607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緣起與還滅─從佛教的觀點 看未來的世界 4-32025.05.0808曼谷文教中心 親子彩繪燈籠 2025.05.0809如是說2025.05.0710【創作花園】揮出信心2025.05.06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科技傳母愛 點亮盲母新視力極端氣候重創 全球香料危機高架橋下貨櫃教室 貧童翻轉人生印巴衝突釀38死 20年最嚴重 石磚路存廢 城市永續新考驗夢幻雪白棉花堡 漫步雲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