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宗教團體 聯手防治自殺

 |2007.04.14
345觀看次
字級

【記者陳瑞娟台北報導】台灣自殺人數不斷上升,九十四年的自殺人數高達四千二百八十二人,為了防治自殺,董氏基金會昨日邀請七大宗教團體進行座談,希望讓宗教信仰與精神醫療搭起橋梁,推動自殺與憂鬱防治。

昨天座談會,佛光山都監院院長慧傳法師指出「以忍為力,衝動要慢三拍。」對佛教徒來說,殺生是犯戒,殺自己也是犯戒,個人應學會知足常樂,學會放下。佛光山常鼓勵大眾參與活動、走出去,並力行三好運動,自然可以在人我紛爭中,找到自我的真正價值。

法鼓山人文社會基金會秘書長李伸一則表示,「多想兩分鐘,你可以不自殺。」人生除了自己生命價值的平安外,也須觀照到周遭朋友的平安快樂,自我了斷不但斷絕了自己的機會,也影響周遭家人朋友的幸福快樂。法鼓山「你可以不自殺」網站透過教育、諮商、關懷、轉介等方式,幫助有自殺念頭者,用智慧面對逆境。

慈濟基金會發言人何日生則表示,心中有愛,且學會愛人,可以讓人找到生命的價值感。他說,證嚴法師常說:「滴水因為融入大海而不乾枯。」加入行善公益團體,可「見苦知足」,從公益團體可體會長情大愛,助人就可以知道自己很幸福。

天主教台灣地區主教團秘書長陳琨鎮說,大眾應學會傾聽他人心聲,就像天主教的告解,讓他們說出、放下、獲得寬恕,可避免壓力積壓心中,避免累積成憂鬱。

基督教台北靈糧堂牧師葉嶺楠認為,現代人應重新找回自我價值的核心,靈糧堂有電話諮詢、面對面諮商、追蹤輔導等憂鬱自殺防治工作持續在進行。台北清真寺教長馬超賢也指出,現代人把自己的生命目標訂得太高,所以抗壓力不夠、不會紓壓,才會發生憂鬱、自殺,重新找回生命的價值、紀律是當務之急。

一貫道中華民國總會副秘書長蕭家振則以小故事告訴大眾,學會轉念、多思考一下,很多事情自然可迎刃而解,但是一次自殺,什麼都沒有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