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貨櫃種植水耕蔬菜,在北極頗受歡迎。圖/美聯社
利用貨櫃種植水耕蔬菜,在北極頗受歡迎。圖/美聯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放眼阿拉斯加北極圈內的沿海樞紐城鎮科策布,幾乎看不到樹。在這個居民多為因努皮雅特人的城鎮,就連夏季氣溫也低到讓植物無法生根。美聯社報導,當地原住民企業NKI的子公司「北極蔬菜」在保溫的四十呎貨櫃裡,利用LED燈和水耕技術種植甘藍、萵苣和羅勒等各種不需要土壤的蔬菜,並在這個人口約三千三百人的社區裡販售。
NKI總裁安德森說:「我們正在學習,我們並不是農耕文化的社會。」當地的食物文化以打獵和採集為主。這項挑戰是北極圈以北(即北極圈內)的創舉,目標是與其他遠離公路的鄉間城鎮合作;這些城鎮,蔬果可能要長達一周才能運抵,菜價高昂也不新鮮。
當地雖也用其他方法來延長可供植物生長的時間,室內水耕技術卻讓作物全年均可生長。打造室內水耕空間的「垂直收穫水耕」創辦人柏比奇說:「我們的理想是找到極北地區食物短缺問題的長程解決辦法,希望這個系統能在任何有人的地方運作。」
可是建立一套室內水耕系統可不便宜,在科策布從二十萬美元(約台幣六百三十三萬元)起跳,包括客製化貨櫃的造價,以及從東南方五百五十英里外的安克拉治用C-130運輸機運來的費用。科策布鎮高度仰賴昂貴的柴油發電,也會影響水耕的獲利。儘管如此,水耕還是值得做。阿拉斯加州市場取得與食品安全經理裘哈娜.赫洛說:「水耕不是唯一的解決辦法,但肯定是個不錯的方式。」
在阿拉斯加偏遠地區擁有數間店的「阿拉斯加商業」公司開始在科策布鎮販售「北極蔬菜」的農產品,未來將擴展至其他分店販售。公司總經理皮克特說:「這種商品很棒,顧客很喜愛。」
麗莎.亞丹是購買北極蔬菜的常客,她說:「這種蔬菜好多了,嘗起來就像剛從菜園裡拔起來一樣新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