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國小為教育部補助的山野教育種子學校,每學期都會帶領全校八十一位學生,一起登合歡山,圖為學生爬合歡山主峰的照片。圖/教育部提供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山,帶給我一把學習的鑰匙;讓我有信心去面對挑戰、解決問題、成就自己」。教育部昨天舉辦「一○四學年度山野教育推廣成果發表會」,邀請學生經驗分享「山教會我的事」,雲林縣華南國小六年級的陳禹彤三年級時從台北轉到華南,至今已爬過六次合歡山,她說,爬山不僅沒有讓她功課退步,還讓她成績更好,表達能力進步,連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更強了。
華南國小教導主任朱俊達說,華南在二○○六年時僅有二十三位學生,快要被裁併的偏鄉小校,後來發展山野教育,融入校本課程,結合社區古坑的咖啡產業,讓學生透過單車走讀、溯溪、百嶽登頂等課程走出戶外,把合歡山、大山當教室,提升生命的視野與高度,而特色課程也得到家長認同,至今學生成長到八十一人。
朱俊達說,華南一學期會有一次登合歡山的課程,行前會讓學生進行兩至三個月的體能訓練,並學習定位定向、認識山上植物,以及如何處理高山症等問題。課程也採混齡合作,高年級生當正副隊長,行前和師長一起路勘,共同尋找爬山路線、沿途設計學習關卡,讓孩子不僅透過山野教育學習敬天愛地、尊重自然,過程中也能學會團隊互助、語言表達,並展現溝通與自信。
陳禹彤分享,「今年爬北峰和東峰的過程中,一路上有風有雨,但是大家都沒停下腳步,不斷向前走。」曾在台北讀書的她,認為台北課業壓力大,兩地課程差很多,她很喜歡爬山,「在山上,不單只是我們上課的地方,還讓我認識野外植物、風寒水寒、母雞效應等;在這裡,我的心更平靜。」
華南國小六年級的劉亮廷,六年來登上合歡山十一次,現已是大隊長的他表示,經過登山的洗禮,班上同學愈發知道怎麼「合作」。
南投縣溪南國小昨天也以「聽!山在呢南,海在呼喚」榮獲山野教育優良教材教案優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