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猩猩 獲釋後笑開懷

文/朱莉雅 |2016.10.23
1098觀看次
字級

文/朱莉雅
德國電視台曾經播放過一支影片,片中一群三十年前就被關在籠子裡進行愛滋病毒治療醫學實驗的黑猩猩,在實驗計畫中止後獲得釋放,當猩猩獲得自由,牠們在踏出房門時面帶微笑,並激動得相互擁抱在一起。奧地利實驗猩猩被釋放後的表現,清楚地向人類表明:「我們也能感受痛苦和幸福。」

當研究人員將猩猩的房門打開時,兩隻成年黑猩猩吃驚地盯著面前綠油油的草地看。第一隻黑猩猩向外面走了幾步後,突然轉過身來激動地抱住後面的一隻黑猩猩。

可能是太興奮了,猩猩們忍不住大聲歡笑。尾隨在牠們後面的其他黑猩猩,剛開始很猶豫是不是該跟著同伴走出「牢籠」,最後全部的猩猩都勇敢走向草地,探索牠們剛發現的自由空間。

這群猩猩共有三十八隻,大多來自非洲叢林,出生後不久便被運到歐洲的實驗室,住在終年不見天日的銅牆鐵壁中,當愛滋病和肝炎病毒的實驗體。因為猩猩和人類基因99 %相同,所以猩猩們日復一日地被接種不同的研發疫苗,以供科學家研發治療的方法。

一般情況下,猩猩會在媽媽的養育保護下度過六年,然後學習獨立,但這群猩猩的母親顯然早已被殺害。因為從小沒有母愛,活著沒有希望,生活條件低劣,不少猩猩脾氣很大,有些甚至到了精神崩潰的邊緣。另外,有猩猩被感染了HIV病毒,且已經檢驗呈陽性。

不過這種地獄般的生活,終於在三十年後結束。猩猩們第一次走出實驗室,第一次呼吸新鮮空氣、沐浴陽光,第一次在青草地翻滾玩耍。牠們如今已被送到奧地利薩爾茲堡一處耗資三○○萬英鎊建造的Gut Aiderbichl動物保護中心頤養天年,從此不會再接受任何實驗,可以自在地生活。

實驗方美國巴克斯特(Baxter)製藥公司表示,已無意繼續進行該項實驗。巴克斯特老闆還決定公司有義務改善這些猩猩未來的生活,希望牠們能活到五十或六十歲。

能幫助這些黑猩猩從圈養環境中解脫出來,是因為有動物慈善組織進行了持續十四年的抗爭活動,這個動物慈善組織的創建者奧夫豪澤(Michael Aufhauser)說:沒人知道猩猩們曾經的生活是多麼悲慘,牠們都或多或少受到精神的創傷。有兩隻甚至還沒等到釋放就死去了。幸好其他猩猩如今能夠有尊嚴地活著,這就足夠了。

動物實驗是生物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但長久以來,不少過程殘忍的實驗方式引起爭議。很多實驗者及其支持者認為,用於實驗的動物沒有感受苦樂的能力、也沒有心智可言,因此可以隨意使用,但從奧地利猩猩獲釋時的反應,顯然推翻這些說法。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