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松:畫室不是複製工廠 郭士榛 |2016.10.19 語音朗讀 195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劉國松作品《日月浮沉》。圖/台師大提供 劉國松作品《子夜的太陽》水墨畫。圖/台師大提供 今年八十四歲的水墨畫家劉國松八日接受美國文理科學院頒發海外院士,成為第一位來自台灣的藝術與人文領域院士,也是全球首位獲得這項殊榮的華人畫家。圖/台師大提供 【記者郭士榛台北報導】今年八十四歲的水墨畫家劉國松八日接受美國文理科學院頒發海外院士,成為第一位來自台灣的藝術與人文領域院士,也是全球首位獲得這項殊榮的華人畫家。劉國松昨日在台灣師範大學為他舉辦慶祝大會中表示,能獲得這項殊榮,真的想都沒想過。「自己是中華民國國民,第一位台灣人獲此殊榮,是非常榮耀,覺得我一生的努力總算沒有白費。」 先求異再求好 顛覆傳統教學 被譽為現代水墨畫之父的劉國松,今年當選美國文理科學院院士,並在月初授證。劉國松說,他現在每天晚上還是會作畫。他認為,畫室應該和教室一樣,都是實驗室,而不是複製傳統繪畫的工廠,他當年顛覆傳統繪畫「先求異再求好」的革命教學方法,培植出不少國際知名畫家,至今獨創五種個人風格,作品被大英博物館、柏林博物館、北京故宮博物館等八十多間美術機構收藏。 劉國松一九五六年師大美術系畢業後,隨即創立「五月畫會」,創作融入中國古典水墨文學,且吸收西方現代主義的精神意象,運用多元技巧創造「中國現代水墨畫」風格。 劉國松表示,傳統水墨畫以點和線構成,幾乎全是黑色,他想到若加進白線,表現就能增強一倍,因此特別請紙廠訂製,將紙筋加在棉紙表面,紙筋會將墨水擋住,因此作畫後抽掉紙筋的部分,下面的棉紙仍是白色,但這樣就會出現很多白線,有黑有白,正符合老莊哲學的「陰陽二元論」,這種新品種的紙被大家稱為「劉國松紙」。 現任台師大美術系講座教授的劉國松,談到繪畫教育表示,傳統美術教育都是要學生先臨摹古人,學好各種技法後再求創新,就像胡適說的「為學要如金字塔」,認為地基打得好,自然發展得好,但這種概念比較適合通才教育,用在繪畫這種專業教育並不完全適合。 劉國松認為,「為藝要如摩天大樓」,求專、求深、求精,但不求廣,地基雖然也有,但往地下扎根,相較於傳統的「先求好再求異」,他教導學生時總要求「先求異再求好」,先畫出和古人不同的畫作,再來要求把畫畫好,「畫室和教室就是實驗室,不是複製傳統繪畫的工廠」。 前一篇文章 均頭學子參與悉達多 全英演出 下一篇文章 簡訊 熱門新聞 01聯合國衛塞節慶典 佛光山與會2025.05.0802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緣起與還滅─從佛教的觀點 看未來的世界 4-32025.05.0803榮譽勳章博物館 訴說得主英勇故事2025.05.0804結石恐致急性腰痛 好發夏季應多喝水2025.05.0905社論--關稅談判須公開透明2025.05.0806曼谷文教中心 親子彩繪燈籠 2025.05.0807莊靜君 將台灣書籍推向全世界2025.05.1008社論--大罷免、大讓步、大對抗2025.05.0909馬祖佛光緣贈《365日》 旅宿願點亮旅人心靈2025.05.0910【女兒的愛】讓我照顧您2025.05.09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風土心》典藏展 再現土地情感與生命追求高雄春藝重磅登場 三檔國樂新舊相融再現眷村場景 《六公里的返鄉路》獲休士頓影展金獎跟著時空旅人 探索現代建築與歷史場域故事再現傳統戲曲榮光 地藏庵化身戲台上演八仙傳奇讓心靈反璞歸真 鄭宗龍《毛月亮》國際巡演獲好評 作者其他文章楊景翔 考上大學終於翻轉命運王金櫻如今唱戲為藝術王心心再創南管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