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東漢末年三國時期的關羽,「手持一柄青龍偃月刀,斬顏良,殺文醜,溫酒斬華雄」等形象,深植人心,但這只在明代小說《三國演義》裡有描述,而《三國志》中並沒有提及關羽的武器。根據史料,關羽拿的可能不是偃月刀。
北宋官修軍事典籍《武經要略》記載,偃月刀屬於長柄刀的一種,這種刀只有在唐宋時期才出現,而且只用於訓練、儀仗或作為宮殿侍衛的武器使用。身在漢末的關羽,根本不可能見過偃月刀。
那麼關羽使用的武器,到底是什麼呢?《三國志》記載關羽誅殺顏良:「關羽策馬刺顏良於萬軍之中,斬其首環,紹諸將末能當。」這裡的「刺」字,可推測關羽的武器。
漢代騎兵作戰的主要方式,是一手策馬,一手持矛,利用衝鋒力刺殺敵人,所以像關羽、張飛、趙雲這樣的將領使用的武器應該都是長矛。但長矛如何「斬其首環」呢?
在漢代軍隊中,劍已被環首刀取代,這種刀只有貴族和高級文武官才可以佩戴。關羽應該是用矛刺死顏良後,再用環首刀把他的頭顱斬下。所以,「手持長矛、腰配環首刀」,這才是最貼近歷史的關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