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為新馬媒體團開示,大眾紛紛提出疑問,大師也一一釋疑,皆大歡喜。圖/人間社記者慧延
【記者妙熙大樹報導】新馬媒體近來針對日益嚴重的附佛外道,發揮明辨是非的媒體責任,在報章雜誌上發表相關文章,並特組媒體團,八日起一連四天前來佛光山取經。星雲大師對此說明:「附佛外道就像細菌,也如毒品,一般民眾覺得討便宜,就容易上當,媒體正確報導不讓人上當,真是功德無量。」
「新馬媒體團」共四十三人,主要成員為馬來西亞世界華文媒體旗下的五大報─《明報》、《星洲日報》、《光明日報》、《中國報》、《南洋商報》,以及新加玻《新明日報》、佛教雜誌《佛教文摘》、《暢遊行》等。
團長星洲日報副執行總編輯曾毓林表示,此行第一感謝佛光山星雲大師及各位法師對新馬的付出;第二希望新馬與佛光山有緣的媒體朋友,能持續護持正法。
在與大師座談時,曾毓林提出「現在附佛外道日益興盛,該如何面對?並建立正信的宗教觀?」
大師說:「社會科學知識愈發達,人心愈不容易向真向善。人心如水,上流不易,下流容易。真善美是心靈的上流,反而不容易被人相信。」
「信佛主要信自己,自依止、法依止,莫異依止,依此不要迷信,不要裝神弄鬼,才是信仰的價值。」
媒體朋友們發揮採訪的專業,紛紛提問,少了採訪時挖掘新聞真相的銳利,反倒多了挖掘心靈的懇切。
《南洋商報》副新聞編輯兼雪隆新聞主任鄧麗華問到,「佛教很多都自立門戶,有多元也有單一該如何辨別正信佛教?」
大師說回憶四十年前,訪問菲律賓,當時的總統馬嘉柏皋(Diosdado Macapagal)說,歡迎佛教來到菲律賓,因為世界是多采多姿的,包容各種宗教、民族,世界才美好。因此,世界上無論哪一個宗派,只要合乎八正道,都應該存在。但邪教則不容許存在,會危害大眾。
除附佛外道外,《星洲日報》副總編輯戴秀琴也對大馬的政局感到憂心,請教大師如何讓馬國走出困境?
「家庭有家庭的共業,國家有國家的共業,我個人在共業中,與大眾也有關係,但個人非能轉業。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如果國家重視教育道德,就可以改變。」
最後大師對新馬媒體有很深的期許,社會的興衰成敗,媒體要負起很大的責任,大師曾說過「媒體可以救台灣」,同樣的「媒體可以救大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