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Lingo
常言道:「習慣成自然。」長輩與我們不同時代背景,因此也有著不同的想法和習慣,譬如,老媽每餐都要煮很多,當然剩菜剩飯也就多,老媽的習慣就是一直加熱到吃完為止。我曾經建議是否每次加熱一部分,這樣還能保有原來菜色的「色香味」,也不會讓營養流失太多。可是老媽總怕大家吃不夠,堅持原鍋加熱,數次加熱,最後乏人問津,解決之道就是變成老爸老媽和我的午餐便當。對做晚輩的我來說,用「包容」心坦誠以對,還是可以「西方無戰事」地平安度過。
不過,唯獨對長輩掛在嘴邊常說的:「我沒路用!」這句話很敏感。
每次帶爸媽喜歡吃的東西回家,老爸總是說:「我人老了,沒路用,不要把錢浪費在我身上。」而老媽就會很開心地說:「謝謝妳!」「不好意思讓妳破費了!」或是「我會開心慢慢享用。」做子女的我們雖然知道老爸只是嘴巴說說而已,但聽在孫子們耳裡,卻不是那麼一回事,有不同的反應。
當時念大班的囡囡跟大人出外旅遊,回來後分送大家禮物,唯獨阿公沒有。阿公很吃味,跟囡囡開玩笑討禮物,囡囡很吃驚地回答:「阿公不是常說自己無路用,不用在他身上浪費錢嗎?」在場的大人都大吃一驚,阿公也驚訝地說不出話來。
經過這次事件,阿公就不說了嗎?不,還是每收一次禮物就念一次,只是如果孫子們在旁邊就會再加一句:「阿公開玩笑的啦!」
現在,我們都是中老年紀,也牢記千萬要謹言慎行,不想無形中慢慢步上老爸後塵,讓後輩誤解而對我們不聞不問,最後成為抱怨不停的孤單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