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人:林火旺(台大哲學系教授)
執筆人:林火旺(台大哲學系教授)
最近國民黨為了「九二共識」有沒有刪除「一中各表」爭論不休,二十二位國民黨籍的縣市議員聯名發表「齊心對外,共赴黨難」的聲明,這些中生代黨員顯然擔心國民黨繼續向下沉淪,重回執政之路遙遙無期;但是「齊心」在自由多元的社會是多麼難?更何況國民黨長期執政,名利的誘惑吸納不少各懷鬼胎的黨員,創黨理念早就被模糊、稀釋,甚至背離,「同志」只具有形式意義,想要「齊心」更是難上加難。國民黨目前的困境怎麼解?答案只能是:回歸民主機制!
兩岸問題一直是國民黨的強項,馬英九執政八年,民意支持度極低,但是他的兩岸政策是最被肯定的施政項目。「九二共識、一中各表」是馬英九的政策主軸,儘管「不統、不獨、不武」的宣示具有一定的內在矛盾,但是這似乎符合多數國人「維持現狀」的意願;兩岸也確實在這樣的政策下,朝著和平交流的方向進展,八年來,「九二共識」成為兩岸和解的處方。雖然民進黨一再批評中共只講「九二共識」,不談「一中各表」,但是無論如何中共從以往的「一國兩制」,轉而接受國民黨創造的「九二共識」,這不能不說是國民黨的一大成就。
可惜的是,國民黨花了八年時間推銷「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在社會大眾已經逐漸接受這樣的兩岸思惟時,洪秀柱卻在她擔任國民黨總統候選人期間,喊出「一中同表」,這不但讓得來不易的「一中各表」變得徒勞無功,而且也讓民進黨找到見縫插針的機會,將「一中同表」等同於「急統」。去年到今年的大選期間,國民黨就在「一中同表」和「一中各表」的泥淖中辯護和解釋,反而失去「兩岸」這張利多牌;因此國民黨內對洪秀柱的兩岸論述,存在許多疑慮和焦慮是可以理解的。
洪秀柱的「一中同表」說,似乎是把國民黨原來贏的局玩到輸的關鍵,解釋「九二共識、一中各表」耗費了八年,人民好不容易理解國民黨的政策,忽然又冒出「一中同表」,不但需要重新解釋,而且在選戰期間更容易被扭曲,所以洪秀柱的政治判斷力有限;然在兩岸理念爭議上,高喊「齊心對外、共赴黨難」的政治智慧也是不足,因為這樣的呼喊,口號的成分居多,對解決問題根本無濟無事。
在一個自由民主的社會中,即使同一個政黨之內,對於各種政策主張出現歧見,似乎是無法改變的事實,過去國民黨曾經發生「主流派」、「非主流派」之爭,最後的結局是有些黨員出走,創立「新黨」。現在洪秀柱是國民黨主席,當然應該擁有較大權利決定黨的政策方向,除非不同意見者另立新黨,否則唯一的方式就是透過論述,爭取黨員的支持,等下一次黨主席改選時改而代之;如果反對洪的路線的人無法得到多數黨員的支持,洪就繼續擔任黨主席。這是最簡單的民主政治邏輯,也是民主政治解決紛爭的唯一方法。
有人可能認為,如果洪秀柱利用職權,在黨內建立各種嫡系、打擊異己,確保她的黨主席職位,這樣黨的發展堪憂,怎麼辦?答案還是:民主機制。如果洪秀柱利用不當手段獲得黨內多數支持,但是她的理念卻違反社會的主流民意,國民黨就會繼續在野,而洪秀柱就必須承擔政治責任;換句話說,如果國民黨在各種重大選舉一再失敗,洪秀柱不可能繼續擔任黨主席。
為了個人犧牲政黨利益,或是為了政黨而犧牲國家利益的人,在短期可能成功,但是只要人民的政治判斷力增強、民主政治成熟鞏固,這樣的人最終會被民主機制淘汰,這也是我們對民主的信心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