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數位時代下,許多大學生的報告是拜「谷歌大神」(Google),利用網路搜尋再剪貼而成。但有大學教授近期發現,谷歌大神過氣了,現在學生已開始利用手機的錄音功能「念」報告,連打字都懶,造成通篇報告沒標點符號或標點亂標,教授直呼「看得超痛苦」。
輔英科大共同教育中心主任鄭富春表示,現在大學生的文章除了詞不達意,還會跳躍思考,更遑論流暢、通順。很多技職學生的中文程度只有國小五、六年級,要寫六百字的報告都很難。
鄭富春舉例,學生常常文章寫一寫,邏輯就跑到別的地方去,一下山洞,一下海邊,一下草原,「只要再多一些轉折就好」,也常出現同音異字的錯別字,這跟電腦的自動選字功能有很大關係。
鄭富春無奈地說,現在看學生報告時,已經「看淡」錯字,以前她盯錯字盯得很緊,現在只要求學生把意思傳達清楚就好。
最近鄭富春發現一個更誇張的狀況,要學生寫兩千字長文時,學生根本懶得打字,就用手機錄音,再來整編,然後全篇沒有標點符號,或是標點符號亂標,「我還要一一幫學生標」,她苦笑說,學生還能言之有物,編出很棒的故事。
也有大學講師說,科技發展後,學生要求快速、達意即可,作業改起來非常痛苦,除錯字、語意不通順,最嚴重的是標點符號,「有人一整段才一個句點」,因為大多數人只寫臉書,傳訊息時也少用標點符號。
台中教育大學語文教育學系教授劉君表示,現在大學生寫報告,根本不經思考,很多人都是Google拼一拼,有些句子過於學術或專業,學生不可能寫得出來,老師只要標記起來再搜尋,就可找到出處。更糟的是,以前學生會多找幾篇,現在學生只找一、兩篇,連多找都不願意。
書寫結合美食
跨領域廣學習
大學生中文能力低落,教授各有解套方法,搶救學生中文能力。靜宜大學台灣文學系教授申惠豐把閱讀書寫結合文化美食,讓學生實地採訪台中市中區有故事的美食老店,並設計相關產品協助行銷。
例如,資工系學生寫程式,文學系學生蒐集資料、寫故事,跨領域合作。
輔英科大生物科技系學生錢韋薇說,老師不只把課文講完,還會加入活動設計。
她舉例,曾讀了某文本後,老師出了個問題,「如果生命只剩一天,你最想做什麼?」這問題讓她徹夜難眠,她開始釐清自己想要什麼大學生活,之後所做的每個決定都以不讓自己後悔為原則。
錢韋薇說,現在大學生不夠認識自己,多數人覺得生物科技穩賺就來念,但透過中文老師的帶領,能讓學生探索自己,甚而同理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