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藝術家以玻璃纖維、陶瓷、保麗龍等材質創作,讓石虎有多變造型。 圖╱黑中亮
石虎是台灣僅存的貓科動物,目前剩不到500隻。 圖╱特生中心提供
【本報南投訊】集集鎮不只著名的綠色隧道和鐵道文化,也是台灣保育類動物石虎主要棲地之一。特有生物保育中心坐落在南投集集鎮,當地成為石虎另類的娘家,鎮長陳紀衡希望推廣石虎作為集集的觀光吉祥物,到集集旅遊,探尋俏皮可愛的石虎裝置藝術,也讓石虎生態保育觀念深植遊客心中。
特生中心動物組組長鄭錫奇指出,石虎棲息在中低海拔地區,早期台灣低海拔地區還有許多林地時,石虎數量還不少,又叫「山貓」,體型比一般家貓大一些,比家貓凶猛,與家貓最大差異在於,石虎耳朵背面有一塊明顯白斑,臉上的白條紋及身上的豹斑也是特徵,隨著土地不斷被開發,棲地環境改變,石虎總數剩不到五百隻。
「坐火車來集集.尋找石虎」於一日起跑。陳紀衡表示,中心推廣保育石虎多年,第一次將觀光結合保育,讓石虎成為集集行銷生態觀光的新元素,希望吸引遊客來集集尋找石虎,集章換小禮物。
這次活動結合在地藝術家以玻璃纖維、陶瓷、保麗龍等材質,以多元造型創作石虎裝置藝術,包括:騎自行車石虎、背包客石虎、親水石虎、萌萌石虎等造型,分別設置於集集火車站、軍史公園、明新書院、大樟樹園區、綠色隧道(龍泉公園)、樟腦出張所六個景點,共設置七個集章據點,環鎮自行車道(武昌宮)提供兩個據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