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墨禪畫:「雞寒上樹,鴨寒入水。」

●詩堂書法: 銀←裡盛雪、珊瑚枝枝撐著月、雞寒上樹,鴨寒入水,巴陵三句吹毛劍,轉迷開悟上上機。
僧問巴陵:「如何是提婆宗?」
陵云:「銀←裡盛雪。」
又問:「如何是吹毛劍?」
陵云:「珊瑚枝枝撐著月。」
再問:「祖意和教意是同是別?」
陵云:「雞寒上樹,鴨寒入水。」
(按:提婆是禪宗第十五祖,提婆宗,寓意禪或禪宗。)
僧人問巴陵顥鑑禪師:「什麼是禪?」
巴陵說:「潔淨的銀←中,盛著潔淨的白雪,白雪與銀←交相輝映,分不出彼此。」
僧人又問:「什麼是吹毛立斷,鋒利無比的無敵劍?」
(按:吹毛劍意指佛性。)
巴陵說:「美麗的珊瑚,每一枝都向著月亮。」
僧人再問:「禪的心法和佛的教理是同或不同?」
巴陵說:「天冷時,雞飛上樹,鴨遊水中,順時應節,方式有別,目的則一。」
「珊瑚枝枝撐著月」,從不同方向,向上生長而分岔的珊瑚枝條,都指向月亮(喻佛性)。
「提婆宗」,提婆原為印度之外道,後成為龍樹的高徒,此處巴陵禪師以「銀←裡盛雪」回答僧人「如何是提婆宗?」意指,連提婆宗這種外道,思想言語雖與佛道不同,但一樣可以步入宗門,銀←和雪雖然不同,但同是「白」色,可以和而為一。
「雞寒上樹,鴨寒入水。」天冷時,雞、鴨兩禽各自歸位,對避寒的方式雖有不同,但都獲得避寒的效果和目的,巴陵禪師藉此譬喻,回答僧人對禪法與佛理是一是二的疑問。
「銀←裡盛雪」、「珊瑚枝枝撐著月」、「雞寒上樹,鴨寒入水」等三句,即著名的「巴陵三句」,是岳州巴陵顥顯禪師用以提撕學人,令彼轉迷開悟之三句話。
萬有事物是相對的差別相,真如本體才是絕對的本心本源;禪的心法與佛教的義理,在形式上或許有許多差異,然而,最終的目的仍然是一樣的----了生脫死,離苦得樂;為自己和眾生拔去苦難和煩惱,並向無窮的輪迴說聲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