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借助數位科技保存文化,不只「數字敦煌」這一例。中新社報導,由拉薩市文化局負責的電腦版、手機版「中國.拉薩.藏戲網」已公開面世。「藏戲迷」不用出門,就可在電腦或移動用戶端上,用手指點播、觀看到藏戲經典名家名段表演。
「現在手機上就能看到藏戲了,太好了!」六十八歲的瓊吉將智慧型手機橫放在客廳桌上,觀看著八大藏戲之一的《朗薩雯蚌》時,忍不住讚歎,「以前只有雪頓節才能欣賞到這麼好的藏戲表演,現在居然隨時隨地都能看了。」
瓊吉所說的「藏戲」,藏語叫「阿吉拉姆」,起源於八世紀的藏族宗教藝術,十七世紀時,藏戲從寺院宗教儀式中分離出來,逐漸形成以唱為主,唱、誦、舞、表、白和技等基本程式相結合的生活化表演。二○○九年九月,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
為保護、傳承藏戲文化遺產,拉薩市文化局、市非遺辦自二○一四年著手籌建「中國.拉薩.藏戲網」,經過調研、約稿等努力後,「藏戲網」融合藏戲研究與藏戲知識普及,網站分為藏戲資訊、流派、研究、傳承、影音、服飾道具、藏戲百科、團隊、政策法規等九大主題。
陸媒報導,自一九六○年西藏成立了自治區藏劇團,藏戲的發展才逐漸專業化。不僅恢復「雪頓節」藏戲匯演活動,也繼承弘揚了傳統八大藏戲劇目,大批藏戲表演、創作和研究人才嶄露頭角。據了解,拉薩市文化局正在籌畫藏戲大舞台,計畫每周末安排一天的時間展演藏戲,以現代互聯網和傳統現場展演相結合的方式,促進藏戲文化遺產的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