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匯,堪稱中國大陸女企業家的俱樂部,集結了當今最有影響力的商界女性領導人,知名的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蒙牛集團總裁孫伊萍、東方園林董事長何巧女、依文集團董事長夏華和導演王潮歌等均在其中,近年她們支援「媽媽製造」,推出「木蘭加速器.媽媽製造」,期望在3年內完成20個媽媽合作社,讓1000個媽媽創業脫貧。
【本報綜合報導】為了維持生計,中國大陸鄉村裡許多原本手藝絕佳的媽媽必須離鄉背井、外出打工,也使得傳統手藝逐漸式微,為了幫助還留在村子裡的媽媽,也為了保護即將失傳的傳統技藝,「媽媽製造」專案應運而生。
以青海互助縣五十鎮來說,這裡的盤繡是中國土族獨有繡法,二○○六年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日前,由中國婦女兒童發展基金會與騰訊公益創意公司等共同發起的「媽媽製造合作社」,就提供人民幣十萬元,用於培訓、技術交流和產品研發等,四十多名婦女歡喜加入培訓。
這個「媽媽製造合作社」從二○一五年十一月開幕,是中國大陸的第一個。創意來自「山村媽媽的逆襲」公益項目,活動的目的原本是想藉此關注傳統手工藝品,鼓勵民眾參與慈善活動。當時挑選出了一些富有故事的媽媽,再透過騰訊公益、京東商城、網易公益等管道推廣,除了將義賣所得捐給這些需要幫助的媽媽之外,也延伸出籌建十個「媽媽製造合作社」的想法,針對媽媽進行培訓,幫助更多媽媽就業。
帶動媽媽們就地創業
日前,由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主辦、中國企業家木蘭匯協辦的「媽媽製造火焰計畫專項基金」也在北京啟動,同時發表「媽媽製造.為愛高定」公益活動。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祕書長秦國英表示,「媽媽製造」有別於以往,把扶貧的「輸血」變為「造血」,透過建立「媽媽製造合作社」等形式帶動媽媽們就地創業脫貧,進而解決農村留守兒童、空巢老人等社會問題。
木蘭匯,堪稱中國大陸女企業家的俱樂部,集結了當今最有影響力的商界女性領導人,知名的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蒙牛集團總裁孫伊萍、東方園林董事長何巧女、依文集團董事長夏華和導演王潮歌等均在其中,近年她們支援「媽媽製造」,推出「木蘭加速器.媽媽製造」,期望在三年內完成二十個媽媽合作社,讓一千個媽媽創業脫貧。每個合作社預計經費投入人民幣五到十萬元,包含合作社的選址、改建、修繕,合作社首批創業支援資金,產品設計,指導培訓等費用。
「女性的很多頭銜會換,但『媽媽』這個名詞永遠不會換,木蘭匯成立木蘭公益聯盟後,除了幫助女性成功,還希望說明很多偏遠地區的媽媽把她們的手藝傳承出來,既幫助家庭、又傳承藝術。」在木蘭匯裡擔任聯席理事長的孫伊萍如是說。
這個專案讓這群商界女強人出錢出力,東方園林董事長何巧女就對外表示,根據專案計畫,未來三年內要幫助三萬個以上的媽媽收入翻倍,她願意為此「出資、出力、出時間、出智慧」。
依文集團董事長夏華也說,「媽媽們最終的作品需要透過商業化的模式來還原其價值,我們要幫助媽媽的手藝走進現代人們的生活方式,與設計師結合,擁有一個匠人手藝理應得到的商業價值。」
傳承千百年精湛技藝
「媽媽製造.為愛高定」公益活動也得到國際設計師張肇達的鼎力支持,他在今年七月親自到雲南大理白族紮染之鄉「周城」,了解紮染手工藝,設計創作出了一系列符合國際審美的紮染產品。在發表會上,張肇達與百位媽媽發表百米紮染創作計畫,成立MOM創新公益設計師聯盟,聘請張肇達大師作為聯盟主席。
紮染,古時被稱為「絞染」或「紋擷」,這項傳統手工技藝已傳承了一千五百年之久,主要經手工針縫紮,用植物染料反覆染製,再拆線、漂洗、碾平,產品不僅色彩鮮豔、褪色較慢,而且對於皮膚有消炎保健的作用,但隨著社會現代化,愈來愈少的人知道紮染是何物,紮染技藝正慢慢被機器印染所吞噬,化學染料危害人體健康。
紮染在二○○六年正式被評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在雲南大理周城,白族紮染是每個白族媽媽的拿手技能,也是她們傳承千百年的精湛技藝。他們靠著手藝賺取微薄的收入,照顧留守老人和兒童。但白族村落非常落後,交通也極不方便,十年前,村民曾努力賣出超過一千多種圖案的布料,但還是無法賺到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