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月治
小時候鄉下孩子能上學讀書的已是幸運,遑論擁有一張書桌。但鄉下的孩子,有的是辦法,隨時都可以找到屬於自己的書桌。一張小小的板凳是書桌;把兩條長椅子合併在一起,是書桌;家門前那塊大石頭,也是我的書桌。
傍晚放學回家,趁著天光的餘暉,在門前石桌上擺好作業簿、鉛筆、橡皮擦,便可認真做起功課。當時所謂的石桌並不是像現在公園裡拋光磨平的精緻藝術品,而是農家自己從山裡頭挑一塊表面較平整的大石頭,再請人用鐵錘把表面磨平些,下面再用石塊撐起的桌子,這便是我的書桌了。作業簿放在凹凸不平的石桌上,一不小心,還有可能戳破簿子呢!
石桌除了成為我的書桌外,我們也在這吃飯、聊天、泡茶、乘涼,一家人在一起享天倫之樂,貧窮卻很幸福。
到了冬天,晝短夜長,天色早早暗了,便無法在石桌上寫功課,只好利用屋內的八仙桌。這張紅色八仙桌專用來拜拜,也當成餐桌,更是我的臨時書桌,我在這裡寫功課、做美勞、看課外書以及作著成長的夢。
出社會後在學校工作,不僅分配到一間單人套房,裡面還擺著一張大大的書桌,哇!這是真正屬於我自己的書桌了!書架上一格格擺放著各類書籍,桌面有我的教案,學生作業簿。我在桌上伏案備課,批改作業,常常身邊圍著一群可愛的學生,嘰嘰喳喳,什麼都好奇,什麼都新鮮,有愛美的女學生還採來一朵朵小花,插在書架上,整間宿舍亮了起來,充滿年輕歡樂的笑聲。
婚後搬離宿舍,慶幸自己還擁有一方小小的書桌。下班回來,忙完家事,終於可以好整以暇坐在自己的書桌前放鬆,或放空。書桌臨窗,我喜歡在這裡賞景看人,上網書寫,訴說心事,追憶年少的夢想——那個在夕陽餘暉下,埋頭在石桌上專心寫功課的小女孩,直到母親出來喚她吃飯囉,女孩才緩緩收拾書包,蹦蹦跳跳地走進屋內,金色的光影灑在她嬌小的背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