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人猿 行為豐富多元

文/蘇林 |2016.09.18
1172觀看次
字級
準備大快朵頤 圖/林惠珍、郭曉薇
用手指將食物取出 圖/林惠珍、郭曉薇
利用工具取得瓶內食物 圖/林惠珍、郭曉薇

文/蘇林

人猿和人類基因相似,透過影片攝製實際觀察野生人猿的行為,更加證實人猿的智力、行為,其實和人類不相上下。

台北市立動物園每年暑假招收相關動物科系的大專實習學生,參與協助動物園進行動物行為觀察記錄,今年透過台大、慈濟、屏科大三校學生參與「婆羅洲人猿行為豐富化計畫」,拍攝到民眾平常看不到的獨家畫面,證實人猿行為的豐富化。

台北與新竹兩動物園進行婆羅洲人猿圈養繁殖合作,希望透過交換個體增加遺傳多樣性。但保育員卻發現,來自新竹動物園的「雄大」休息時間過長,占總活動時間七成以上,將近是野生人猿的兩倍。為了增加「雄大」的活動量,園方嘗試將日糧(水果丁、樹葉和增加嗅覺刺激的花生醬或是蜂蜜)放入回收的寶特瓶內,散置在展場各處,期望延長「雄大」的進食及活動時間。經過近二個月的行為豐富化,「雄大」休息時間顯著降低,只占總活動時間六成以內。

觀察發現,每隻人猿都會絞盡腦汁、各憑本事想辦法取出寶特瓶裡面的食物。有的會轉開瓶蓋、有的直接咬破寶特瓶、有的會將樹枝撕成適合插入瓶口的粗細,用樹枝當工具,把水果從小小的寶特瓶口挑出,展現人猿的高智商。

由於寶特瓶瓶口很小,雌性人猿「娘惹」甚至會先吸一口水,再吐回寶特瓶中,搖晃成美味的蜂蜜水,或是用水將黏在瓶身的食物沖下來;成年雄性「雄大」則是豪邁的直接將寶特瓶咬破,根本連工具都省了。

依山坡地而建的人猿活動場,地勢略顯陡峭,保育員攀爬不易,想要收回人猿使用後散落各處的寶特瓶,也相當辛苦。由人工撫育長大的雌性「可秀」,十分聰明善解人意,保育員透過動物訓練,只要「可秀」把空的寶特瓶拿給保育員,就給她一小塊營養口糧當獎勵,「可秀」很快就知道如何以廢物易食物,主動幫忙撿回場地裡所有的空瓶,連破掉的寶特瓶碎片也會拿來跟保育員換餅乾。

動物園表示,野生人猿正面臨棲地破壞、盜獵……等威脅,導致族群數量銳減 。根據研究人員二○一五年在Science Advances期刊上發表的調查結果,野生婆羅洲人猿族群量約僅剩五萬四千隻左右,如果熱帶雨林面積持續以目前的速度減少,估計到二○三○年之前,還會有多達四五○○隻紅毛猩猩(人猿)從雨林消失,因此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在今年,已經將婆羅洲人猿的保育位階提升到極度瀕危等級,顯見人猿存亡關鍵正取決於人類對待自然環境與野生動物的態度。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