煩惱的真義 文/人間社記者張彬彬 |2016.09.18 語音朗讀 1251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覺禹法師 有容法師 賴滿堂居士 文/人間社記者張彬彬 佛光山福慧家園上周共修會主題「煩惱的真義」,禮請佛光山嘉義圓福寺住持覺禹法師主持,邀請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教育培訓組主任有容法師、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嘉義第一督導區督導長暨賜地潔清潔打蠟企業社負責人賴滿堂、光興塑膠機械廠股份有限公司財務部及出口部經理蔡靜宜與南華大學教授李芝瑩與談,藉由分享生命經驗與對佛法的體證,教導大家在生活中面對境界時,如何將佛法運用於生活、轉煩惱為菩提。 以學術研究角度來探討人間佛教精神的李芝瑩談到,佛教所講的煩惱根源是「無明」,諸如:貪、瞋、癡、慢、疑,生活中會有煩惱,來自於與自己的期待不符,當對生命本質不瞭解時,總覺得「問題」出在別人身上,就會起顛倒妄想。要能打開自己的眼與心,才能看到問題核心,生命最大的魔法是「自我轉化」,同樣的事情,心境不同、視野也會不同。佛法帶領我們提昇生命的高度,遇到煩惱要能轉化,因為心態決定收穫、習慣決定成就、動機決定結果,多親近善知識與廣結善緣,是生命中的重要課題。 「提起正念,才能遠離煩惱。」有容法師引用星雲大師智慧法語提到,心是煩惱的統帥,要能生起正向力量,執著、無明、看不開與太自私是煩惱的來源,任何事情都以「自己立場」為考量的人,容易與別人產生衝突與對立,遇到煩惱要懂得轉念,多結交善知識、責備與慚愧自己、待人親切、為人著想、發心工作、自省改過,才能消除煩惱。有容法師也以自己帶領青年團到印度公益旅行,因「脫鞋」而悟佛法的經驗勉眾,生活中難免會有煩惱,遇到境界若能反思,當下即是修行。 全家都是佛光人、從家庭與工作中體證佛法的賴滿堂表示,親近道場、聆聽法師開示,使他瞭解因緣法;在生活中實踐「四給」、接引家人學佛,讓他翻轉人生;感謝星雲大師示教利喜,教導大家遇到困難要能點亮心燈、趕走內心煩惱,引進歡喜樂觀、帶走煩惱與悲傷,其著作《脫困之道》中所教導的提升自我能力、廣結善緣、轉換跑道、掌握機遇等,更讓他印證佛法所給予的力量。 因母親接引而親近善法的蔡靜宜分享,人對於不可預知的未來或不可掌握的人、事、物,常會產生恐懼,就會生起煩惱;要能深入經藏、瞭解佛法,並將佛法融入生活,才能啟發智慧。在佛光會擔任副督導長的她,一接到任務便欣然答應,以實際行動給人歡喜、弘揚佛法,即是將佛法落實於生活的最佳展現。蔡靜宜也談到,人要能不斷提昇自己,自省、自覺,方能開啟智慧,因為有佛法就有辦法。 覺禹法師勉勵大眾,生活即是修行,人要懂得謙虛,就不會有煩惱,人我互動中,遇到煩惱要懂得自我調適,從佛法的角度、由各種法門中去尋找因應之道,要做不請之友,當個樂於分享善法的弘法者,學習佛陀與星雲大師的智慧,多閱讀大師人間佛教的書籍,方能在解行並重中成就佛道。 前一篇文章 花開禪心 修心 下一篇文章 佛法的真義 熱門新聞 01木衛一火山頻爆發 謎團解開了2025.07.0602陸宣布 啟用W121銜接航線2025.07.0703【光影魔術師】碧海藍天的呼喚──戀戀東海岸2025.07.0604【綠手指筆記】療癒系養蘭記2025.07.0605佛光山攜手多倫多大學 合作推廣人間佛教2025.07.0806【特搜啟示】2025.07.0607兆顆氫彈能量 超級閃焰恐釀災難2025.07.0608【人間有愛】從居家防疫看人道精神2025.07.0609【精選書摘】《你就是自己的焦慮處方》 思考無法解決感覺問題2025.07.06106年新低 前5月建物抵押棟數 年減24%2025.07.0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晨齋語錄】無緣大慈【人間行者心】羅漢鞋人間佛教VS人工智慧【人間行者心】晒書節的溫暖邂逅【佛光口述歷史系列】千載一時 恭迎佛陀真身舍利【朗朗晴空】無諍三昧 作者其他文章羅李阿昭:子孫參與展現信仰傳承台北市.中山區 藝術城市人文風 酷街區新舊共融 普門寺慶佛誕 發願力行三好 【三好校園】臺北市敦化國小 用報紙教學 閱讀世界佛光人挽袖捐血 報佛恩普門寺同霑法益 學習與時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