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三峽工程最後的「謎底」十八日即將揭曉!據三峽海事局航行通告,三峽升船機將於十八日進入試通航階段,這意味著,以後船舶要翻越三峽大壩,可以「坐電梯」了!
三峽升船機與三峽雙線五級船閘同為三峽工程通航建築物,具有提升高度大、提升重量大、上游通航水位變幅大、下游水位變化速率快的特點,是目前世界上技術難度和規模最大的升船機。
三峽升船機承船廂可載三千噸級船舶,最大爬升噸位達一點五五萬噸,最大爬升高度一百一十三公尺。提升重量和高度,均為世界之最;比起目前已建成世界最大的比利時中央運河升船機高出四十公尺,載重多出三千噸。
三峽升船機全線總長約五千公尺,船廂室段塔柱建築高度一百四十六公尺,承船廂長一百三十二公尺、寬二十三點四公尺、高十公尺,可提升三千噸級的船舶過壩。這些數據都顯示了三峽升船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技術難度最高的升船機工程。
三峽升船機承載船型的設計定位主要適應三千噸級大型客輪、旅遊船,及部分運送鮮活快速物資貨船。營運後,這類船舶過壩時間將由現在通過永久船閘的三點五小時縮短為約四十分鐘。投入運行後,三峽升船機將為客貨輪和特種船舶提供快速過壩通道。屆時,遊客有望不再轉車換船,預計每年將為三峽大壩增加六百萬噸的過壩能力,使長江黃金水道通航效益及社會經濟效益得以充分發揮。
作為世界最大水利樞紐三峽工程的最後一個建設項目,三峽升船機被譽為三峽工程最後的「謎底」。在經歷了十三年緩建和八年續建之後,於今年五月十三日和九月十三日分別通過試通航前和消防工程驗收,具備投入試運行的條件。
據報導,試通航將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從本月十八日至三峽水庫二○一六年試驗性蓄水結束,三峽升船機運行時間為每天八時至十七時。
三峽船閘有南北兩線,相當於公路上的雙車道,一線上行一線下行。每線船閘有五個閘室、六道人字閘門;相鄰閘室地面高程相差二十二點六公尺,五個閘室呈樓梯狀布置。
上游是第一閘室,下游是第五閘室。假如船舶要從下游駛向上游——船舶駛入第五閘室後,關閉下游人字門,通過地下輸水系統,第四閘室往第五閘室內充水,當兩個閘室內水面齊平時,打開上游人字門,船舶駛入第四閘室。依此類推,船舶就好像爬過一級又一級樓梯一樣,通過第一閘室,駛向大壩上游航道。船舶下行的過程相反。
三峽船閘單個閘室淨寬三十四公尺、長兩百八十公尺,是世界上最大的閘室,可同時容納六艘三千噸級船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