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錢文忠
不要看到別人有錢就討好他,不要看到別人貧窮就瞧不起他。
宋國有個姓曹的人出使秦國,宋國國君送他幾輛馬車。他到秦國後,把國君哄得很高興,又被加賜一百輛馬車。他回到宋國,碰到莊子就說:「哎,我原來住在非常偏僻、狹隘的巷子裡,我原來窮得買不起鞋、吃不飽飯,這是我不如別人的地方,但有機會,我就從大國國君那裡拿到一百輛車的賞賜,這難道不是我比別人強的地方嗎?」
莊子看不起這種小人,心想:你原來有幾輛車子,現在有一百輛車子,你就覺得自己很厲害?莊子說:「我聽說過一件事,秦國國君生病時,曾召集天下名醫看病,如果有人可以擠出他身上的膿包或癤子的膿,他就賞一輛馬車。假如有人去舔他的痔瘡(古人認為痔瘡之所以不易治,是因為沒有人去舔),就賞車五輛,凡是治療部位愈上不了台面,賞的車就愈多。你應該舔過痔瘡吧?不然怎麼有那麼多車子呢?」
莊子瞧不起這種勢利小人,中國傳統文化也瞧不起這種勢利小人,不是因為你今天車子多了、發達了,我瞧不起你,而是因為你羨富嫌貧。我們可以為你高興,但是你沒必要炫耀,莊子看見炫耀的人就很憤怒。
在中國歷史上,我們可以發現很多嫌貧愛富、喜新厭舊的人,他們被稱作勢利小人,是和君子相對的,為君子所不齒。這樣的小人很多,一直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所厭惡。希望每一個孩子向榜樣人物學習,長大後成為一個君子,不要成為一個小人。
【原文】
莊子曰:「秦王有病召醫,破廱潰痤者得車一乘,舐痔者得車五乘,所治愈下,得車愈多。子豈治其痔邪,何得車之多也?子行矣!」
(引自《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