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星雲教育獎 20 名典範良師 學子向善力量 曹麗蕙 |2016.09.11 語音朗讀 406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星雲大師(中)出席星雲教育獎頒獎典禮,與教育部常務次長林騰蛟(中右一)、佛光山中華總會榮譽總會長吳伯雄(中右二)、星雲教育獎指導委員會主委楊朝祥(中左一)、佛光山開山寮特助慈惠法師(中左二)、公益信託星雲大師教育基金執行長覺元法師(右一)、獲獎人及評審委員等人合影。圖/記者楊祖宏 高雄師範學院前院長薛光祖獲終生教育典範獎,因在今年五月辭世,改由女兒薛曉光(右)代表,從星雲大師(左)手中接過獎座。圖/記者楊祖宏 在無障礙之家,一群剛升上成功大學物理治療系的新鮮人,正和流著口水、手腳捲曲或脊椎損傷的患者聊天,為他們讀報、陪他們繪畫、做簡易復健。起初學生忐忑、害怕接近,經過一學期,學生懂得同理、傾聽、體會身心障礙者的感受,彼此建立深厚情感,期末時反而捨不得離開了!圖/記者楊祖宏 文/記者曹麗蕙專題報導 圖/記者楊祖宏 第四屆星雲教育獎頒獎典禮昨在佛光山台北道場舉行,表揚二十位堅持教育理想、孜孜不倦為教育、為學子奉獻的典範良師。其中,「終身教育典範獎」得主為曾任高雄師範學院院長、台灣九年國民教育推手薛光祖。 昨天包括教育部常務次長林騰蛟、佛光山中華總會榮譽總會長吳伯雄、星雲教育獎指導委員會主委、佛光大學校長楊朝祥及委員黃榮村、吳清山、藍順德、台中市教育局督學李真玲、佛光山開山寮特助慈惠法師、人間福報總主筆柴松林等貴賓皆蒞臨這場盛會,並有逾五百位得獎親友與教育工作者齊聚一堂。總統蔡英文也捎來賀詞向所有得獎者表達誠摰賀忱與嘉勉。 如孔子教育家 留下典範 薛光祖五月時以九十八歲高齡辭世,昨由長女薛曉光代表領獎,「公益信託星雲大師教育基金」創辦人、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盛讚薛光祖在他心中是如孔子、孟子般同列聖賢的教育從事者,「他對基層教育的貢獻、品德、人格、待人處事都留下典範」,「他九十八歲,我九十歲,我也要稱他為老師」。 星雲大師昨勉勵獲獎教師:「得獎很不容易」,他說,自己當過國小教師、佛學院校長,在世界創辦五所大學、也是國內外二十多所學校的榮譽博士、名譽教師,卻從未得過獎,但他說:「一生沒有得過獎不要緊,能舉辦教育獎,和得獎者一起參與、說話,比自己得獎還要高興!」 林騰蛟表示,「星雲教育獎」透過公開推薦、初、複審等嚴謹過程,選拔出優秀良師,他代表教育部感謝星雲大師創辦基金會,在教育和文化上給予正向能量的支持。 吳伯雄則說,佛光會在星雲大師領導下,相當重視教育。「大師九十歲還在做傳道、授業、解惑的工作。」他期許未來全球百萬信眾都能為星雲大師的教育理念、落實三好校園一起努力。 楊朝祥則表示,老師最大的收穫,就是聽到旁人稱讚學生成就時在一旁說出「他是我的學生」。他說,星雲教育獎與其他獎項不同之處,是希望遴選令人感動的標竿老師,而這些受獎人也都是在自己工作領域中,讓大家感受到他們是學習典範。 今年「終身教育典範獎」頒給籌辦九年國民義務教育有功的前高雄師範學院(現今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院長薛光祖。薛曉光代父領獎,她說父親很重視星雲教育獎,生前特別交待要替他傳達:「終身典範我不敢當,但是終身學習,相信我做到了」。薛曉光表示,父親對生命的好奇心是他終身學習的誘因,近幾年甚至還會用iPad上網看報紙、聽獎座,還玩電子遊戲。「感謝星雲教育獎對父親的肯定,我們以他為榮,也知道他會以今日為榮」。 不同專業領域 適性引導 其他十九位「典範教師獎」得主,分別來自醫學、歷史、工藝、音樂、美術、體育等不同專業領域,但他們都是以適性教育的核心精神,在課堂上、生活中開啟學生學習潛能,導引學生找到自信和向上向善力量的良師。 成功大學教授蔡景仁長期致力醫學教育改革,他認為,老師除了具備基本的愛心、耐心外,還要「開心」—以開敞的心面對、接納學生;更要「創心」—隨時思考用什麼方發啟發、引導學生。 身障生的音樂魔法師陳蔚綺,為台中特殊教育學校的輔導主任,她說,當特教老師是很幸福的事,「獲獎後,會以更大的能量,幫助身障孩子演奏更美的樂章。」 終身教育典範獎 薛光祖 前高雄師範學院院長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典範教師獎 大專校院組 蔡景仁 成大名譽教授 洪菁霞 成大副教授 林利國 北科大教授 高中職組 廖晏鮮 員林崇實高工科主任 陳茂璋 台北市松山工農教師 黃兆伸 花蓮高工教師 郭靜靜 台北市松山高中教師 國中組 劉思佩 台中市立新國中體育組長 蔣秉芳 彰化縣彰興國中校長 胡家蕙 台北市明德國中教師 林松德 新北市三芝國中教師 國小組 黃美鴻 新竹市東門國小校長 林可欣 桃園市蘆竹區龍安國小教師 黃振裕 雲林縣梅林國小教師 幼兒園組 徐伴麗 彰化縣史丹福幼兒園園長 鄭玉玲 台北市南海實驗幼兒園園長 特教組 陳蔚綺 台中特殊教育學校輔導主任 陳宏義 明陽中學校長 廖美玲 新北市蘆洲區忠義國小教師 大專校院組典範教師 視病猶親 領學生懂病人心 在無障礙之家,一群剛升上成功大學物理治療系的新鮮人,正和流著口水、手腳捲曲或脊椎損傷的患者聊天,為他們讀報、陪他們繪畫、做簡易復健。起初學生忐忑、害怕接近,經過一學期,學生懂得同理、傾聽、體會身心障礙者的感受,彼此建立深厚情感,期末時反而捨不得離開了! 這是獲星雲教育獎大專校院組典範教師獎、成大物理治療系副教授洪菁霞規畫的「服務學習課程」,教導學生從這過程中,協助、尊重他人,並將服務融於醫學專業中。「我希望學生了解病人感受,為病人著想,做到『視病猶親』,而非只是例行公務。」她認為,建構學生專業知識外,更要強調醫德與品格的養成。 洪菁霞也縱向串連起博碩士、大學與高中生,讓博碩士生教導大學生復建技巧,暑假期間則換大學生指導高中生如何服務身心障礙者,讓知識與服務信念向下傳承。 洪菁霞青少年時期,她的母親遭遇重大傷殘,讓她對病人與家屬總能將心比心。 她曾在月子中心,一邊嗷嗷待哺自己的孩子,一邊熬夜幫學生撰寫補助計畫,她笑說:「或許是為母則強,我把學生視為自己的朋友、孩子,看到他們有所成就,就是我最大的安慰和快樂。」 國中組典範教師 培運動精神 轉變學生品格 「在國中階段,沒有壞孩子,他們只是缺乏關心而已」台中市立立新國中體育組長劉思佩,不放棄每個行為偏差的學生,她把極可能誤入歧途的孩子,帶到運動天地,讓他們一展長才,發光發亮,而獲星雲教育獎國中組典範教師獎。 許多師長口中的問題學生,在劉思佩眼裡卻是一個個在呼求愛的孩子,因此,她先創立田徑隊,後成立體育班,想方設法讓行為偏差與有體育天分的孩子加入。透過練習體育項目,培養運動家精神,並學習尊重團隊、持守紀律,以此轉變他們的品格。 她分享,曾有位學生在校天天打架,國二時被引介到田徑隊,他在一次次自我突破和比賽中,建立自信與成就感。為成為學弟妹榜樣,一路考上高中體育班、彰師大體育系,重回母校當實習老師,與學弟妹分享他「過來人」的經歷。 「除了術科練習,他們也不能放棄學科,未來才知道如何自我提升和成長。」為此,劉思佩安排課輔,盼學生成為動靜皆宜的人才。她說:「曾有家長稱讚我們體育班的孩子很不一樣,很有禮貌、氣質,讓我感到很欣慰」。劉思佩努力爭取學生練習與比賽經費,學生肚子餓了,提供食物;受傷了協助治療,像媽媽一樣叮嚀學生課業等。她笑說:「運動員都有股傻勁,我想我會做到退休為止吧!」 國小組典範教師 給舞台 激發學生共學熱力 她,一手創建如兒童樂園的科園國小,於新竹異軍突起;再為百年老校—東門國小引進「學習共同體」教學,注入新生命。她,是今年甫退休的前東門國小校長黃美鴻,也是星雲教育獎國小組典範教師獎得主,投身教育界四十載,是學生心目中最會說故事的「校長媽媽」。 「在我心中,沒有教不會的孩子!」黃美鴻認為,只要用對方法,就能喚醒孩子智能、激發潛在的熱情和能力,教育應該「要讓每個孩子都有展現的舞台」。引入「學習共同體」概念,讓孩子在各科各領域都能「分組合作學習」,翻轉教室的風景!「孩子發呆時間少了,大家互相聆聽,優秀同學還會幫助能力較不足的同學學習成長」。她回憶,曾有一名孩子小強(化名),父親吸毒,母親離家,在教室裡不是打瞌睡,就是打同學,但「我們都希望給孩子一個機會」。一回籃球課,老師鼓勵小強參加,當他投進時,掌聲如雷響起,獲得肯定的他,愈來愈有自信,後還加入校隊,找到屬於自己的天空! 黃美鴻舉辦「有服同享」等活動,優先開放給清寒家庭領取,讓孩子既能顧及尊嚴,又能獲得資源。 幼兒園組典範教師 孩子為主角 種愛成長茁壯 一見到園長鄭玉玲踏進教室,南海實驗幼兒園的小朋友都開心大叫:「園長好!」老師問:「誰要帶園長進快樂森林探險?」孩子紛紛舉手說:「選我、選我!」而鄭玉玲就在孩子的包圍下,與孩子一同運用想像力爬樹、過山洞、踏水潭,度過快樂時光! 「這是份單純、歡樂、喜悅的工作」獲星雲教育獎幼兒園組典範教師獎的鄭玉玲,笑答投身幼教三十年不悔的原因。她希望將愛種在孩子心中,隨著他們茁壯成枝葉豐茂的大樹,並將「自尊尊人、愛人愛己」的教育理念落實在校園裡。 一名小女孩,因父親失業,母親有輕度智能障礙無法理家,孩子到幼兒園時都散發尿騷味,被同學排擠;後來,鄭玉玲每天幫她洗澡,感動其他家長主動要為小女孩洗澡,小朋友看到園長對小女孩的慈愛,重新對她伸出友誼的手。 鄭玉玲推行「瑞吉歐方案課程實驗教育」,讓老師陪孩子一同探究、累積解決問題的能力。她舉例,園內有一沙坑,但會有貓跑進來上廁所,老師邀孩子討論。有些小朋友想到做稻草人,有的甚至願意清理貓大便、蓋貓廁所等。「在過程中,孩子建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並更懂得關懷環境與其他生物。」她希望台灣未來的幼教,都能調整到以孩子為學習主角。 前一篇文章 海角天涯的慈悲故事 印度沙彌學園(四) 大樹下小老師 菩提迦耶的佛光女孩 下一篇文章 看佛光山比丘尼寫佛教史 1 熱門新聞 01【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2聯合國衛塞節慶典 佛光山與會2025.05.0803【國學探究】 人相忘乎道術:《莊子》論「忘」的生命智慧2025.05.0604頻率對了就共鳴2025.05.0505【考考你的智力】2025.05.0506長期運動協調身心 能增深層睡眠時間2025.05.0607量子糾纏與量子技術2025.05.0608桑椹養顏抗衰老 母親節蛋糕好選擇2025.05.0609小粒子 大未來2025.05.0610曼谷文教中心 親子彩繪燈籠 2025.05.0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人間福報25週年淨耀大和尚 人間佛教行者2024 拾貳月 豐富衣食 皆令滿足【藥師佛月曆】2024年拾月 至誠懺悔 解脫憂苦 【藥師佛月曆】2024年玖月 轉邪歸正 速證菩提【藥師佛月曆】2024年捌月 藥師佛及十二神將像 作者其他文章故宮百年院慶 推描金佛卡文創永續展 淡水河生態拾彩國光劇團 推鏡花水月沉浸展時代印記展 看台灣美術300年演變新北美術館開館 推4重量級展覽12公尺高哆啦A夢 6月造訪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