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節前夕,民間社團針對家暴發起「溫柔革命」,呼籲男人加入「不使用暴力、不容忍暴力、對暴力不保持沉默」的行列。
從前,一家之主肩負養家活口的責任,擔子重、脾氣大,家人多予容忍。時至今日,父權至上已經瓦解,兩性平權深入人心,魯男子已無存身餘地。
勵馨基金會網路調查發現,年輕男性多視家庭暴力為重要的社會問題,需要認真處理,高達九成並願以具體行動,投入相關的改造運動,足可反映潮流趨勢。
其實,「溫柔革命」不只可以用在化解家暴,還應該擴大到社會各階層,乃至不同政黨、族群以及國與國之間。
台灣人對生命認真的態度,原本是非常美好的傳統。近年來卻在政客操弄下燃起政治狂熱,黨派偏執者強烈排斥異己,使寬容體諒的精神為之蕩然。
溫柔,可為人際互動注入最佳潤滑劑。更積極的作為,是學習「教育百人團」無私奉獻的精神,這些義勇軍昨天受到總統頒獎表揚。
教育百人團包括佛教法師、律師、果雕師、技藝老師傅、能倒著跑的奇人、台灣盲眼阿甘和企業家。一年來,他們努力耕耘這塊土地,深入社區、學校傳承文化,讓瀕臨失傳的技藝得以延續,發揚「認真學、打拚做」的台灣精神。希望有愈來愈多的人,加入溫柔革命和灌溉台灣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