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在恐怖攻擊陰影下重整秩序的英國人,上周意外獲得一項和平大禮,在北愛爾蘭地區製造三十餘年衝突的愛爾蘭共和軍(IRA),宣布所有的自願軍都會執行解除武裝命令,並將以和平民主的方式取代暴力衝突,積極投入協商與和談,達成「建立新愛爾蘭」的目標。
共和軍旗下政治組織「新芬黨」領袖亞當斯公開表示,「這是個很具勇氣的舉動」,強調這不僅是高層領袖的共識,同時也獲得基層的熱烈支持。對此,英國首相布萊爾以「無與倫比的一步」表示肯定,其他國家領袖則寄望停火協議能夠具體實現。
北愛爾蘭地區是地球上少數仍處於長期紛爭的疆域之一,IRA要求英國放棄北愛地區,讓愛爾蘭能夠南北統一。然而,從英國的正式國號「大不列顛暨北愛爾蘭聯合王國」來看,要英國放棄與英格蘭、蘇格蘭隔海相望的愛爾蘭北端領土,似乎是極其難解的政治議題。
自十二世紀以來引發的紛爭,屯墾區爭議及宗教差異是主要因素。而二十世紀初簽訂的條約,把愛爾蘭土地部分劃分為英國領土,則讓衝突持續延燒到現在。北愛居民中,支持英國的新教徒槓上爭取獨立的天主教徒,雙方激進者的仇視行為,更讓衝突日益升高。
「不讓不同信仰的小學生經過社區道路上學」、「新教徒七月遊行紀念祖先擊敗天主教國王」,在在都讓兩大族群壁壘分明。大人當街把路過的學童罵哭、青年互相扔石頭,世人多半不解,究竟是什麼樣的仇恨,讓人如此分化情誼?
以天主教徒成員為主的IRA,訴求雖然獲得部分人同情,但以武力攻擊的方式卻讓人不以為然。三十餘年來,IRA已造成三千餘人死亡,其中更有不少死難者是愛爾蘭子弟。
目前釋出的和平聲明中,IRA雖然還沒能提出具體作為,但是善念一動後,隨之而來的應該是更多的善意。究竟要多少年以後,北愛爾蘭人才能夠誠心攜手擁有和平生活,大家都衷心寄予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