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技巧 朱和貴30年掌鏡歲月 人文風土再現 印象風華

文/蔡招娣 |2016.09.04
2049觀看次
字級
攝影技巧 朱和貴30年掌鏡歲月 人文風土再現 印象風華 攝影/朱和貴
攝影技巧 朱和貴30年掌鏡歲月 人文風土再現 印象風華 攝影/朱和貴
攝影技巧 朱和貴30年掌鏡歲月 人文風土再現 印象風華 攝影/朱和貴

文/蔡招娣 攝影/朱和貴

從小跟隨父母過著土地移動的佃農生活,攝影家朱和貴有著如邊疆遊牧民族般堅毅豪邁的外表,正是那一分生活動盪,同時也造就他在成長過程中,將那種不安的情感寄情於土地和自然,不論是幽深的松森小徑、浩麗壯闊的高山大河,在他寫光截影下,都成為今日一張張高掛在展場中,情感細膩、具藝術價值的攝影作品。

目前從事建築設計的朱和貴,出生在九二一地震受創最慘重的山城石岡鄉,由於從小在自然中領略到四野的靜麗美好,加上月曆上一幅幅動人的庶民風情和異國風景全攝入心宇,令他難以忘懷。十六歲那年,在一個偶然機會下,從同學爸爸手中借來一部單眼相機,自此便鑿啟他專注鏡頭下,在瞬間封凍美麗,在剎那留下永恆的攝影旅程,並且一路走來,孜孜不息近乎痴愛。

喜歡將相機定焦在荷花身影的朱和貴,偏愛它優雅的神韻與感情,一九九二年開始,便以荷花為專題,進行大量的攝影,但「易學難精」卻是他在拍攝時屢屢面對的挫折,為了突破困境,一年後他在大甲溪畔租了四百五十坪的農地,自行開墾種植荷花,從鋤草翻土到育種施肥,從不假手他人。當時住在新社鄉的朱和貴,每天清晨五點起床,利用到台中上班前的二個小時到荷花田耕作、拍照,下班後又回到池畔繼續照顧霞光中絢麗搖曳的荷蓮,這樣的生活歷時十八年,因此,當時成為朋友口中不折不扣的「花痴」。

一九九七年,朱和貴用他長期親近所愛,透過細微觀察,所拍攝的六十幅作品,獲邀在台中縣立文化中心做生平第一次個展,由於能細膩的詮釋荷花碧波娉婷之美,因此大獲好評。之後在「荷華再現」三個系列及「以荷為貴」中,都有精彩作品展出,珍貴的經驗也為他分別在一九九八年和二○○○年榮獲台中縣美展攝影類第一名。

今年八月二十七日在台北市爵士攝影藝廊,以「印象風景系列」為題的攝影展,是朱和貴從一九七九年迄今長達三十七年攝影歷程的顛峰之作,除了融合攝影及印象派畫作的原創性,他也從輕颸舞影的荷田中,跨界捕捉風土人文之美,這場國內首度以印象派手法呈現的專題展出,朱和貴希望能帶給觀眾一次新的藝術體驗,讓攝影藝術更深入人心。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