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技巧 朱和貴30年掌鏡歲月 人文風土再現 印象風華 文/蔡招娣 |2016.09.04 語音朗讀 204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攝影技巧 朱和貴30年掌鏡歲月 人文風土再現 印象風華 攝影/朱和貴 攝影技巧 朱和貴30年掌鏡歲月 人文風土再現 印象風華 攝影/朱和貴 攝影技巧 朱和貴30年掌鏡歲月 人文風土再現 印象風華 攝影/朱和貴 文/蔡招娣 攝影/朱和貴 從小跟隨父母過著土地移動的佃農生活,攝影家朱和貴有著如邊疆遊牧民族般堅毅豪邁的外表,正是那一分生活動盪,同時也造就他在成長過程中,將那種不安的情感寄情於土地和自然,不論是幽深的松森小徑、浩麗壯闊的高山大河,在他寫光截影下,都成為今日一張張高掛在展場中,情感細膩、具藝術價值的攝影作品。 目前從事建築設計的朱和貴,出生在九二一地震受創最慘重的山城石岡鄉,由於從小在自然中領略到四野的靜麗美好,加上月曆上一幅幅動人的庶民風情和異國風景全攝入心宇,令他難以忘懷。十六歲那年,在一個偶然機會下,從同學爸爸手中借來一部單眼相機,自此便鑿啟他專注鏡頭下,在瞬間封凍美麗,在剎那留下永恆的攝影旅程,並且一路走來,孜孜不息近乎痴愛。 喜歡將相機定焦在荷花身影的朱和貴,偏愛它優雅的神韻與感情,一九九二年開始,便以荷花為專題,進行大量的攝影,但「易學難精」卻是他在拍攝時屢屢面對的挫折,為了突破困境,一年後他在大甲溪畔租了四百五十坪的農地,自行開墾種植荷花,從鋤草翻土到育種施肥,從不假手他人。當時住在新社鄉的朱和貴,每天清晨五點起床,利用到台中上班前的二個小時到荷花田耕作、拍照,下班後又回到池畔繼續照顧霞光中絢麗搖曳的荷蓮,這樣的生活歷時十八年,因此,當時成為朋友口中不折不扣的「花痴」。 一九九七年,朱和貴用他長期親近所愛,透過細微觀察,所拍攝的六十幅作品,獲邀在台中縣立文化中心做生平第一次個展,由於能細膩的詮釋荷花碧波娉婷之美,因此大獲好評。之後在「荷華再現」三個系列及「以荷為貴」中,都有精彩作品展出,珍貴的經驗也為他分別在一九九八年和二○○○年榮獲台中縣美展攝影類第一名。 今年八月二十七日在台北市爵士攝影藝廊,以「印象風景系列」為題的攝影展,是朱和貴從一九七九年迄今長達三十七年攝影歷程的顛峰之作,除了融合攝影及印象派畫作的原創性,他也從輕颸舞影的荷田中,跨界捕捉風土人文之美,這場國內首度以印象派手法呈現的專題展出,朱和貴希望能帶給觀眾一次新的藝術體驗,讓攝影藝術更深入人心。 前一篇文章 紀實技巧 偉大攝影的基礎 下一篇文章 展│覽│訊│息 熱門新聞 01聯合國衛塞節慶典 佛光山與會2025.05.0802【國學探究】 人相忘乎道術:《莊子》論「忘」的生命智慧2025.05.0603長期運動協調身心 能增深層睡眠時間2025.05.0604量子糾纏與量子技術2025.05.0605桑椹養顏抗衰老 母親節蛋糕好選擇2025.05.0606小粒子 大未來2025.05.0607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緣起與還滅─從佛教的觀點 看未來的世界 4-32025.05.0808如是說2025.05.0709曼谷文教中心 親子彩繪燈籠 2025.05.0810【創作花園】揮出信心2025.05.06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手機開麥拉】影子的樣貌【光影魔術師】馬祖藍眼淚 魔幻神祕光【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手機開麥拉】培養攝影眼【紀實攝影】三山農場 花之旅 作者其他文章【慢慢前進夢想】偏鄉手作設計師 用愛打造夢土飄香酸菜餘【人間覺味】梅漬沖繩山苦瓜【人間覺味】麻香滷地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