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田的紅色身影。圖/香海文化提供
文/陳菽蓁
大塔外面是另一個紅塵國度,充滿活力的街道、無所不在的小販、還有五光十色的男女,和大塔裡寧靜廓朗的氛圍大異其趣,極大的反差不禁叫我懷疑:十丈紅塵裡的印度,哪裡可以找到清淨?
但我很快地就發現周圍有的是驚喜,你總會在驚險萬分的車陣和催人心肝的喇叭聲中找到淨土……
最能提神醒腦、清涼解熱的應該是映入眼簾的色彩了,這些純粹而繽紛的顏色是大地的主角,在看似雜亂無章的陌生街道或震天價響的音樂聲中,支配著異鄉人的情緒與眼光,豐富多元的顏色讓我鬆了緊繃的心防,也緊緊抓住我興味十足的視線。
再往郊區走去,黃沙漫地中,路旁有幾間低矮房子,屋頂是用茅草雜亂堆放上去的。我望見在那灰撲撲的天空下、堆得高高的茅草屋頂上,赫然站著一個婦女,身旁帶著一位約莫是她孩子的小男孩。
沉默的午後與沈默的天空,婦女彎著身撿拾東西,身上是一襲桃紅色的沙麗,亮晃晃的豔麗色彩,在安靜單調的午後掀起一股跳動的氣息,鑲著金色的滾邊閃著炫目的光芒,旁若無人的往四面八方射去。
世界忽然鮮活起來,枯黃的茅草與道旁的灰塵忽然有了沈甸甸的重量,彷彿它們是為了襯托這一片耀眼的桃紅。婦女偶然間抬起頭,額頭上的紅色印記配著金色的耳環和鼻環,臉上五官益加明麗動人。太陽就像大舞台上的聚光燈,向著她和她的桃紅打了過去;那一片金色金光、桃色桃光,把四周渲染成一副奇異美麗的風光。
躲在媽媽裙邊的孩子,正用一雙純淨天然的眼睛看著我,清澈無比的眼裡是一片幽靜深潭,引人進入他思無邪的世界,乾淨的黑與白與冶豔的桃紅恰好成了鮮明的對比。
濃郁的顏色依然不時跳入眼中:田間一大片直到天際的麥田,曬得焦黃了的麥禾在田間輕舞,田埂上有娉婷的紅色身影遠遠走過,頭上頂著比她身體大上好幾倍的農作物,身體輕巧的踩在狹長的田間小路,頭上的重物聽話的伏貼在她的頭上,隨著她行走的速度規律前進。身上的朱紅紗麗引得麥穗陣陣歡呼,紛紛匍匐在她腳下謙卑的讚美,那是多麼令人愉悅的紅呀!飽滿的色彩瞬間減輕了她頭頂上的重量。
那動人的繽紛叫我笑開懷,寬闊的麥田與熱氣蒸騰的天空都活潑了起來……
跳開米勒〈麥田拾穗〉的愁苦畫面、消解梵谷〈有烏鴉的麥田〉的詭異印象──這裡是印度,一個樸拙又豔麗、矛盾卻和諧的地方!